在中國歷史上,不乏殘暴冷血的君王,更不缺害人如麻的兇寇。比如商紂王剜心炮烙的酷刑,戰國末期秦軍坑害四十萬趙軍降卒等等。但若是有人把人放進大鍋,還在里邊放足了佐料,細火慢燉,并津津有味地分餐食用,恐怕就非常變態了。而這起殘酷事件的主人公,正是明末起義軍領袖、闖王李自成。
歷史對李自成和他手下軍隊的評價一直是褒貶不一
據史書記載,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洛陽,將福王朱常洵剝光洗凈,與王府后花園的幾頭鹿共煮,名曰「福祿宴」,并與將士們共享。這段史實情節血腥,駭人聽聞,因此許多人覺得難以置信并提出種種質疑。
那麼,李自成果真如此兇殘嗎?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出土的一塊墓志銘為我們解開了最終的答案。
河南孟津出土的福王墓志銘
1924年,河南孟津出土了一塊石碑,而這塊石碑的主人正是福王朱常洵。石碑上刻的正是他的墓志銘,而上邊的內容撥開了層層的歷史迷霧,把我們帶到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朱常洵是萬歷皇帝的第三個兒子,是萬歷和寵妃鄭貴妃愛情的結晶。萬歷皇帝愛屋及烏,準備廢長立幼,立朱常洵為太子。但明朝對皇位繼承有明確的制度,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因此太后和滿朝大臣對此強烈反對,由此引發了萬歷和群臣之間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最后,萬歷皇帝被迫讓步,不得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萬歷皇帝和鄭貴妃是「死了都要愛」的愛情典范
朱常洵爭奪太子之位失敗后,被萬歷冊封到洛陽做了一個安樂王爺。洛陽是繁華富庶之地,朱常洵因此在這里過上了逍遙快活的日子。為了彌補」仨兒「沒當上皇帝的「心靈創傷」,萬歷老兩口就從經濟上滿足他,大把花錢毫不心疼:花三十萬金,給福王辦婚禮;搜括數省的財富和土地賜給福王;把四川的鹽稅、茶稅變成福王的私房錢;萬歷皇帝抄張居正的家,把抄來的家財都給了福王,至少有一萬兩黃金和十萬兩白銀;建福王府,竟花費白銀二十八萬兩(約合今兩億元人民幣),超規制十倍;後來又賜良田四萬頃;平時吝嗇得接近變態的萬歷這回一點也不心疼,他對福王的溺愛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