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灣詐騙案件頻頻發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的最新數據顯示,本月僅3、4、5日三天內,就受理了超過700件詐騙案件,12月4日更是高達751件,單日財損超過6.2億元。本週(8–14日)內,共受理詐騙案件4017件,累計財損金額驚人地達到26.7億元。
這些詐騙手法中,以「假投資」類型造成的損失最為龐大,成為主流犯罪模式。詐騙集團透過社交媒體或簡訊廣泛散播虛假投資項目,以高收益為誘餌,吸引受害者投入資金。一旦受害者匯款,資金便迅速被轉移至海外賬戶,難以追回。其次,「網路購物」詐騙在雙12購物節前夕頻繁發生,詐騙者假扮賣家或購物平台,誘使消費者付款,但商品卻始終未能送達。
此外,「假交友」也是近期詐騙案的一大類型。犯罪分子透過交友軟體或社群網站建立虛假的情感聯繫,博取信任後再以急需資金為由騙取受害者財物。而「假買家騙賣家」和「假中獎通知」則多針對網路平台上的小型商家及一般消費者,詐騙者透過偽造付款或宣稱中獎來引誘受害者提供個人資料或進行金錢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致力于打擊詐騙的知名分析師陳梅慧不幸在本月初因交通事故離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