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祖母這輩子最難釋懷的便是不能保住親生兒子,大娘子這輩子的遺憾是不能跟盛紘花前月下。細讀《知否》原著,我們不禁會問:祖母出身侯府,為何獨獨看中家世單薄的探花郎?
故事的開篇,盛老太太風光無限,出身勇毅侯府,身邊伺候的丫鬟婆子就有十八個。才名在外,及笄之后,想要求娶的人比比皆是。無論是嫁入門當戶對的侯爵人家,還是入宮為妃,她都有資格。可偏偏,她選擇了下嫁家世單薄的探花郎,原以為是一場才子佳人的佳話,不料卻是佳人悲苦的開始,連僅有的兒子也沒能護住。
這不禁讓人疑惑,是什麼原因讓盛老太太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一見鐘情,誤入愛情陷阱**
原著中,盛老太太對明蘭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祖母我當年,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就愛那風流俊俏的,你祖父當年,那可是真真瀟灑風流,文采斐然。」 這句話揭示了盛老太太選擇探花郎的原因:一見鐘情。
年輕時的盛老太太,性格驕縱,喜歡風流倜儻的男子。而探花郎,恰好符合她的審美。他的文采斐然、風度翩翩,深深地吸引了盛老太太。可嘆的是,盛老太太被愛情沖昏了頭腦,沒有看清探花郎的真實面目。
探花郎的「風流俊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