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民答那峨島近海今晨發生規模7.4強震,雖對台灣無直接影響,但專家警告後續恐有規模8強震。(圖/美聯社)
分享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近海昨(10)日上午發生規模7.4強震,震央位于島嶼東部外海,地震深度約58.1公里。由于規模強烈且為淺層地震,中央氣象署同步發布海嘯警報,示警太平洋地區可能有海嘯威脅,儘管目前對台灣無直接影響,專家郭鎧紋仍指出,這起地震釋放能量相當于62.5顆原子彈,不排除可能有規模8強震發生。
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這起地震釋放能量相當于62.5顆原子彈,屬于菲律賓海板塊自東向西隱沒至菲律賓行動帶造成的強震。他表示,未來一週內可能出現規模6以上餘震,最大餘震可達6.9,不排除有規模8以上主震發生,提醒各界提高警覺。
郭鎧紋分析,西太平洋火環帶目前壓力大、地震頻繁,每月約有一次規模7以上地震,今年至今已發生13起規模7以上地震,數量高于去年10起;尤其日本至台灣一帶至今尚未出現規模7以上強震,顯示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他特別指出,琉球海溝可能發生規模8甚至9的強震,一旦發生,堰塞湖崩塌與積水問題將成隱憂。
郭鎧紋表示,菲律賓宿霧島近海在9月30日晚間才發生規模6.9強震,僅隔10天南部又出現規模7.4地震,可見當地板塊活動頻繁,地質壓力高度集中。他表示,儘管本次震源深度較深、震央距離台灣遠,但該區歷史曾多次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包括1918年規模8.3、1924年規模8.1及1972年規模8.0,顯示仍具釋放極大能量潛勢。
郭鎧紋提醒,雖然此次地震對台灣本島無直接威脅,但仍應關注後續餘震及可能引發的海浪或災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