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年僅50歲。長安醫院發文指出,肺癌為近幾年來國人癌癥死因首位,其中以肺腺癌最常見,初期癥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感冒,超過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末期。
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全台因癌癥死亡人數為5萬4032人,有著「癌王」之稱的肺癌不僅致死率超高,前期也幾乎沒有癥狀,往往發現後為時已晚,究竟該如何嚴防,出現哪些癥狀就要注意?台中市亞大附醫胸腔內科癌癥負責醫師戴芳銓說明,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大大地提高存活率和生活品質,若出現異常咳嗽、常常感到很喘等呼吸道癥狀,就得特別留意。
戴芳銓解釋,在一般健康的人體內,正常的細胞組織會經歷逐漸生長,再到慢慢凋零的過程,只是肺癌細胞腫瘤會「無限制增長」,因此影響到肺部呼吸,再蔓延到血管,將身體營養全部吃掉。
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癌:好發位置為呼吸道中央處、抽菸為主因、占比約10到15%、生長快速、療愈率低。
非小細胞肺癌
肺腺癌:好發位置為肺部邊邊、跟抽菸關係不大、是最常見也是女性最好發類型。 鱗狀細胞癌:好發位置為肺部中央,老年吸菸男性常得、速度慢但可長到很大。 大細胞癌:好發位置為肺臟表面,常有早期轉移。
而肺癌一般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種,小細胞肺癌正如大眾所知,有抽菸習慣為罹癌主因,肺癌占比約10到15%,由于小細胞癌的成長速度很快,因此化療和放射線治療相當有效,但也有復發的可能「突然就長回來了」,同時戴芳銓直言,小細胞肺癌的患者往往發現時,都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因此療愈率低。
至于非小細胞肺癌則包含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戴芳銓強調,肺腺癌是所有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但原因「跟抽菸關係不大」,女性的肺癌中有近90%為肺腺癌,不抽菸的女性也會得到,有可能是基因突變、家族史導致。
另鱗狀細胞癌,戴芳銓指出比例上常見于「老年吸菸男性」,腫瘤生長速度不快,但可以長到很大,用手術切除機會較多,5年存活率相比于其他肺癌類型算高。至于大細胞癌占比較少,是一種高度惡性的上皮腫瘤,常有早期轉移的現象,同樣多以手術切除方式進行治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