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說:「上善若水。」
水,最接近「道」,可潤萬物,卻不爭。
做人當如水,可以在穩、柔、容中汲取智慧。
01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古訓寫道:「上水無言,不語大德。」
淺水喧嘩,深水沉默,真正的睿智是看破一切后的止語。
看過一個寓言:
兩只公雞為了爭奪地盤斗了起來,贏了的公雞驕傲地站在墻上肆意歌唱;輸了的公雞低調地躲在墻角一聲不吭。
很快,聲音引來了老鷹,一嘴就將墻上的公雞叼走。
而那只墻角的公雞,不僅安然無恙,還得到了這塊地盤。
說得越多,心越亂,禍就越近。
言語一經出口,一時失言讓人反感,無心之語讓人不滿。
懂得適時閉嘴,是成熟。
越有本事的人,越是含蓄而內斂。
水至深則靜,人至穩則不言。
一個真正強大厲害的人,從來不會用情緒來處理事情。而是在沉默不語中,靜下心來,韜光養晦。
時機一到,一飛沖天。
02
水性至柔,以柔克剛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水性至柔,但匯聚起來,就擁有無窮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剛強。
生活中遇到的坎坷,正面硬剛也許只是撞了個粉身碎骨,不如像水一樣,一點點浸潤,或是細水長流,慢慢提升能力;或是分流而行,另辟蹊徑。
有人曾問老子的長壽秘訣,老子張開嘴讓大家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