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的故事中有三位主角,即蕭峰、虛竹以及段譽,書中的主線劇情多半是圍繞他們三人展開,三條支線在少室山大戰時匯聚到一點,金庸的安排著實妙不可言,試問誰看了三兄弟當著天下群雄的面結義時能不被觸動?
不過除了天龍三兄弟之外,書中其實還有第四位主角,盡管那人不是正派,但他的戲份頗多,也有不少主視角劇情,配得上「主角」的定位,那人便是慕容復。
那麼慕容復的結局是什麼?金庸為何沒將他的故事說透?
原著末尾,蕭峰死了,段譽當了皇帝,虛竹則是回了靈鷲宮,金庸還刻意提到多年之后他代替蕭峰收了一位丐幫少年為徒,傳了那孩子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后世洪七公所用的降龍十八掌就是源自他這一脈。
(慕容復劇照)
這一點在新修版《射雕英雄傳》中也有提及:「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后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這掌法傳到洪七公手上,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時施展出來,王重陽等盡皆稱道。」
如此一來,金庸便將《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的世界觀打通了,而慕容復在新修版中的結局也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