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何妤玟平時奉行蔬食、規律練瑜伽、甚至不喝冰水,但健檢卻發現2顆大腸瘜肉,讓她驚訝不已。為什麼會有大腸瘜肉?醫師指出,大腸瘜肉與家族遺傳有關,但飲食型態也有密切關聯,尤其紅肉、高油、高溫料理是3大地雷飲食。
48歲女星何妤玟出道33年,多才多藝身兼演員、主持人、歌手等身分。日前她在健康節目中透露,她在40歲那年生完二女兒之後,開始覺得自己的體能走下坡,于是做了生平第一次全身健檢,也經歷了大腸鏡檢,當時醫師發現她有2顆增生型瘜肉。
何妤玟說,得知自己有大腸瘜肉,她非常訝異,因為她學瑜伽已十幾年,甚至有一陣子她不吃肉,儘管不是純素,但以蔬食為主,自認飲食相當潔淨;而且她有長達10年的時間是不碰冰水,十分注意個人養生。但為何她還是檢查出長有瘜肉?
何妤玟表示,當時健檢醫師對她說,像她這種增生型的瘜肉,在中年人相當常見,發生原因主要跟體質有關,即使飲食習慣非常潔淨,也可能會發生。羅東聖母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王威迪則進一步說明,除了家族遺傳,包括年齡、久坐不動、營養不均衡、肥胖等,都是導致大腸瘜肉的危險因子。
王威迪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增生型、發炎型和腺瘤型3種類型。增生性瘜肉最常見,癌化風險較低,但醫師在做大腸鏡時若發現瘜肉,還是會盡量將發現的瘜肉切除。腺瘤型瘜肉的癌化風險較高,但若能在小于1公分時發現並處理,基本上不用擔心;腺瘤型瘜肉若長到大于1公分,癌化風險就會比較高。
王威迪表示,大腸瘜肉的發生率與年齡增長有關,生活型態方面,久坐不動、缺乏運動易導致代謝變慢、肥胖,也是大腸瘜肉的危險因子。因此,建議民眾每隔1小時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平日也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大腸瘜肉是吃出來的!儘管與體質遺傳有密切關係,但飲食營養不均衡是造成大腸瘜肉增加的重要原因。王威迪指出,有大腸瘜肉的人,飲食常有「3愛3不愛」的習慣,包括愛吃紅肉(如豬肉、牛肉)、高油脂食物及燒烤油炸類食物,尤其高油脂食物又經過高溫處理,很容易刺激胃黏膜不正常增生,進而產生瘜肉。
「3不愛」的飲食習慣則是指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和喝水。王威迪強調,水對腸道健康非常重要,能幫助清理大便和有害物質,不愛喝水也是造成瘜肉增生的原因。此外,菸酒中含有致癌物質,會刺激腸胃不正常增生,因此抽菸喝酒的人也較容易罹患大腸瘜肉。
預防大腸瘜肉與大腸癌,國健署提供的公費篩檢自2025年起,40~44歲一等親有大腸癌家族史者,無家族史者45歲以上即可免費做糞便潛血檢查,王威迪建議40歲以上,尤其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關心自己健康,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