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眼,點擊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
「陳慶炎......」吳作棟喃喃地說道,然后沉默了片刻,又幽幽地搖了搖頭,望著手中握著的辭職信。這封信在他的辦公室檔案內整齊留存了近乎三十載,歲月的流逝卻也稍稍撫平了一紙書信所造成的傷痛。他讀著這封信,應該已經看過不知多少回了,然后開始笑了起來;先是輕輕一笑,而后轉為咯咯大笑。傷痛多少已讓幽默取而代之。
「如今我想起這事,之所以會笑,是因為這些我都經歷過了, 也熬了過來。」他此時正坐在總統府辦公室里接受我們的采訪。「可是在那個時候,可不是鬧著玩的;我感受到的就是一股錐心的失落感。」
1991年8月15日,就在國會解散、吳作棟為總理任內首屆大選拉開戰幔的隔天,陳慶炎私下與他的這位新領導會面,拋下了一枚震撼彈。這位當任教育部長,也是李光耀欽點的首選接班人,決意退出政壇。他告訴吳作棟,他仍然會參選,不過會在選后退出內閣。換句話說,他還是會繼續當國會議員,不過不會留任部長。10天后,也就是8月25日,陳慶炎正式遞交了辭職信。
對吳作棟來說,這個打擊讓他倍加難以承受;公眾當時不知道的是,陳慶炎并非他的新內閣團隊中第一個提出辭呈的部長。早在三個月前,也就是1991年5月,丹那巴南也向這位才剛上任的新總理表達了退出政壇的意愿。丹那巴南當時是國家發展部長,掌管新加坡至關重要的公共住屋問題,是吳作棟內閣團隊中的重要成員;而他,一如陳慶炎,此前也都推舉了吳作棟為團隊領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