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夜整夜地失眠」「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回想起之前的生活就流淚……」
近日,全職寶爸「茉莉爸」在社交平台自曝患上產后抑郁的經歷引發全網熱議。
在視訊中,茉莉爸詳細講述了他作為全職寶爸照顧孩子的辛苦,并稱「產后抑郁根本不是無痛[呻·吟],而是病理、生理、心理共同造成的。」
在大眾視角內,產后抑郁基本上只會出現在女性身上,并且和生育后激素水平大幅下降有關。
而茉莉爸的這番自述,其實也打破了公眾對于產后抑郁的認知,讓大家真切感受到:產后抑郁并非天然與性別相關,而更是一種育兒處境。
被忽視的產后抑郁
網上之前有句話很火,叫「坐月子,就是把一個產后極度虛弱的產婦,和一個剛出生很脆弱的寶寶關在一起。」
在這里,「產后極度虛弱」不僅指的是產婦的身體,還有心理。
河南省人民醫院經五路院區心理咨詢與治療門診心理治療師秦冰介紹,從激素變化來說,分娩后,女性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急速下降,短時間內激素的劇烈變化,可能會對產婦情緒造成較大影響,進而導致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癥狀。
從其他層面來說,新手媽媽在面對角色轉變、育兒壓力,以及生活節奏改變時,在心理上可能會產生劇烈變化,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對寶寶的照顧也感到力不從心。
加之照顧新生兒需要頻繁夜起,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的頭幾年基本沒有完整睡眠。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