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兩個字:吃喝,但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畢竟身子骨已經不如以前,所以對于吃喝不能再像年輕時那麼隨意。
尤其是對于平時喜歡喝兩杯的中老年人來說,在選酒上需要謹慎一些,對此有的酒友覺得喝國內傳承千年的黃酒準沒錯,而有的酒友覺得肯定是貴為酒圈常青樹的白酒更好一些,兩者有啥區別?應該選哪個呢?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建議大家弄懂再喝。
①釀造工藝不同
原料:黃酒的釀酒原料多是以糯米為主,白酒則是以高粱、小麥為主。
釀酒的本質,就是讓糧食中含有的淀粉等物質轉化為酒精。而糯米的淀粉含量是低于高粱和小麥的。原料的淀粉含量低,也就意味著出酒率低,成本相對而言也就高了。
工藝:因為黃酒本身就是自然發酵而成的。白酒是通過蒸餾得到的。
自然發酵的黃酒,由于其中的雜質比較多,因此在古代也被稱為「濁酒」。而白酒因為經過蒸餾的工序,酒體較為純凈一些,所以白酒也叫「蒸餾酒」。
②外觀、度數不同
黃酒和白酒最好區分的點就是顏色。黃酒一般為黃色,也會出現焦糖色,或者是棕色。而白酒大多數為無色透明,只有醬香酒或者是一些老酒才是微微發黃的顏色。
由于釀造工藝的差別,度數也是兩者的區別之一。黃酒的度數一般都是20度以下,而白酒的度數很是廣泛,18度—80度的都有,選擇面比較廣。
③喝法不同
黃酒不僅可以常溫飲用,還可以根據季節來選擇加熱或者是降溫飲用。
而白酒一般都是常溫飲用,在寒冷的冬季可以適當加熱飲用,但冰鎮白酒卻是萬萬不可以的。因為冰鎮過的白酒酒體會變得渾濁,低溫下酒的辛辣感降低,一不小心就容易喝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