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記錄下的瞬間,反映著當時的社會。近300年!看著很新奇,能了解一點清朝人的生活
一對夫妻忙著推碾子。「三寸金蓮」小腳婦女坐在碾子旁曬太陽。女人裹小腳失掉半邊天。小時候,鄰居中有個「伊家婆」,個子很高,比一般的男人都高,一雙腳卻是「三寸金蓮」,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她是扶著巷弄的墻壁走的。不明白,窮人干嘛要纏足?不需要下地干活嗎?真搞不懂明明都要下地勞作還要裹小腳
那個風谷機我老家有一個,還有一個石碾子,還有木制的織布機,只是不能用了。碾是過去農村碾碎糧食的一種工具,如今都是機械化了,只有老年人用得多點,年輕人很少使用了。人類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落后生產生活工具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成為人民心中的永恒記憶。
「碾子,碾盤直徑較大,約兩米多,、碾子圓形,轉動。「磨」靠兩片較厚圓石板,上片轉動,下片不動磨擦中間「漏」下去的谷物碾碎,上片偏中有一圓眼往下漏谷物。碾子靠圓「滾」轉動和碾盤碾壓谷物。
一位清朝男士正在桌子上寫字工作,桌子底下居然還放了個垃圾桶,這樣的辦公桌椅以及辦公環境,這個在當時也算的上一份白領的工作了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