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到少子化衝擊,台南市繼去年停辦4所國小分校後,今年8月1日將再停辦雙春、新橋、西埔、王山國小4校,其中新橋國小已有超過百年校史。對此,台南市教育局表示,4校雖停辦但並非廢校,未來這些學校空間,將改為本校第二校區,會依學校課程及空間規劃,讓師生及社區繼續使用。
▲台南今年8月1日再停辦4校,其中包括擁有百年校史的新橋國小。(圖/翻攝自Google Maps)
繼去年台南市停辦4所分校,分別為北門國小玉湖分校、六甲國小湖東分校、龍崎國小龍船分校、西港區後營國小金砂分校。根據《台灣時報》報導,台南今年8月1日再停辦4校,台南市教育局代理主任秘書陳宗暘表示,北門區雙春國小停辦後將合併蚵寮國小、新營區新橋國小合併新興國小、南化區西埔國小合併南化國小、南化區玉山國小合併北寮國小。
台南市教育局指出,針對學校要合併,民眾難免會不捨,並希望不要停辦,「但孩子的學習發展除課業外也要兼顧多元學習,特別是同儕間互動的群性發展,若一個班只有1、2名學生,對孩子的學習不公平,合併後班級學生變多,讓學習資源更多,對孩子是有利的」。台南市教育局表示,被併學校前3年每年有300萬元補助,第4年後仍有150萬元,可用在學習規畫。
即將停辦的4所學校,包含擁有百年校史的「新橋國小」,新橋國小創立于1920年,當時命名為「查畝營公學校鐵線橋分校」;1922年改為「鐵線橋公學校」;1953年更名為新橋國小。該校至今已105年,不過今年8月將走入歷史,與新興國小合併。
少子化是台灣乃至全球許多地區面臨的共同挑戰。隨著學生人數的減少,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學校的合并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雖然這樣的變化會引起一些不舍和爭議,但從長遠來看,更有效的教育資源利用和更豐富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發展是有益的。台南市的這一決策,也是在現實挑戰面前做出的合理調整,希望通過這樣的改變,能夠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