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接受《Yahoo健世代》主持人蕭彤雯的專訪,分享自己行醫多年的心路歷程與堅定志向。
擁有「離島狂醫」之稱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不僅是台灣醫界的傳奇人物,更是堅持公益信念的行動者。他接受《Yahoo健世代》主持人蕭彤雯的專訪,分享自己行醫多年的心路歷程與堅定志向。杜院長長期捐出半薪長達30年,至今已默默捐出超過兩億元,協助偏鄉與弱勢病患,還每個月都到澎湖義診,幾乎從不間斷,卻在照顧病人的同時,自己悄悄與三場重病搏鬥,捨己救人的精神正是「醫者仁心」的最佳寫照。
杜元坤自曝,自己罹患心臟病、胃纖維化、橫隔膜疝氣合併胃食道狹窄,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得了與賈伯斯同樣的「癌王」胰臟癌,已經提前寫好遺囑,要把遺產全部捐獻公益,一毛錢都不留給小孩。「我以為只剩三個月,心裡很平靜,想著死前把該交代的事情做好。」這場突如其來的生死關卡,讓他從醫師的視角,轉換為一位病人,徹底體會到病人的唯一心願只有「快點好起來」,也堅決地要做更多善事、救助更多人,才不愧對老天爺交給自己的使命。
杜院長每個月到澎湖義診,多年來幾乎從不間斷。
過去,他曾經創下單月開刀百例的紀錄,甚至堅持不麻醉幫自己開刀,隔天又繼續看診400位病人,展現對醫術的自信。然而,病後的他學會放慢腳步,也開始調整飲食與生活節奏,戒掉飲食不正常的壞習慣,不吃油炸物以及甜食,晚上九點後也不吃宵夜。
杜院長坦言,自己曾是「很糟的病人」,作息極度混亂,「常常早餐拖到晚上七點才吃,靠提神飲料硬撐,睡眠時間也分段處理」,日睡不到四小時靠意志力硬撐,胃因此常年發炎、潰瘍。
原本飲食與作息混亂的杜院長,病後體悟到養生的重要,努力戒除油炸、甜食、宵夜。
如今的杜元坤,雖然依舊高負荷工作,但更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面對曾經的病痛,他不避諱、不抱怨,只說一句:「人生沒有完美,只能讓自己更進化。」更坦言自己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幫助每一位病人都能夠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