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清明節到了,不管多忙,記住:「3吃2不吃」,尊重傳統,福壽綿綿
清明節在我國也是比較傳統的一個節日了,它還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源于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無論我們身處何方,無論工作多麼繁忙,都應銘記一些傳統的飲食習俗。這些習俗不僅是對先人的尊重,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清明節期間應該牢記的「三吃」與「兩不吃」,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敬意,祈求福壽安康。
首先,我們來看看清明節期間應該吃的三種食物:
一吃青團。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當作春游小吃。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
如今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當作春游小吃。在清明節這一天,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人們都會制作或購買青團,品嘗這一傳統美食,以此表達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先人的懷念。
二吃芥菜飯。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吃了芥菜飯,就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說這種習俗可預防春夏季節皮膚病,有益健康。
芥菜是溫州人很喜歡吃的一種菜,在平時和年糕、炒糕結合一起吃,有一股天然清香的味道。芥菜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C和維D很豐富。
這種野菜提神醒腦,芥菜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是活性很強的還原物質,參與機體重要的氧化還原過程,能增加大腦中氧含量,激發大腦對氧的利用,提神醒腦,解除疲勞。在清明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用芥菜來制作美食,品嘗這一傳統佳肴,既是對先人的緬懷,也是對健康生活的追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