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十分特殊的時期。從1840年到1912年,清王朝的統治逐漸走向衰敗,列強的炮火撬開了中國的國門,在這片土地上肆意踐踏侵略,懦弱的清王朝割地賠款,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社會階級貧富差距如同鴻溝,皇宮貴族的生活依然錦衣玉食,普通百姓的生活卻困苦不堪。面對內憂外患,不乏有識之士積極展開救亡圖存的運動,但卻依然無法阻擋潰爛的清王朝逐步走向滅亡。
01-繁華與衰敗
1846年,供職于中國海關的法國人儒勒·依蒂耶將照相機帶入了中國,也因此,那個時代的影像記錄得以保存下來。
皇宮的后妃、大臣的家眷、貴婦人出游等都被拍攝下來,當然也不乏街頭小販、貧民苦力的生活記錄。回看當時的照片資料,就會發現,大清的衰亡結局,從這些照片里就已經初見端倪。
那時候,街頭巷尾的走卒販夫,穿著打扮都十分破舊,尤其是他們腳上的鞋子,幾乎全都是草編的破爛涼鞋,露出腳趾和腳背,從上身穿的棉衣可以判斷出當時的季節應該是秋冬,由此可見,普通百姓的生活境況,絕對好不到哪里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