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病房裡,吉他聲輕輕蕩開,混著聖歌的絃律,30個熟悉的面孔圍在病床前——這是2008年11月,53歲的黃大城最後一次看見世界的光。他睜著漸漸失焦的眼睛,用微弱的氣息跟著哼鳴,直到熟悉的《今山古道》《漁唱》旋律裹著人聲,輕輕托住了他飄向雲端的靈魂。
這一晚,「MIB三重唱」的老搭檔趙樹海、王夢麟紅著眼眶唱著;蔡琴守在牀邊,手指無意識地敲著節拍;施孝榮、曾淑勤、殷正洋……這些曾被他的歌聲溫暖過的人,用最樸素的民謠,送他走完最後一程。
從「公務員歌手」到民歌傳奇:他把人生過成兩首歌
若要給台灣民謠黃金年代畫一幅群像,黃大城一定是其中最溫暖的那筆。1977年,他以《今山古道》奪得第二屆金韻獎冠軍,清亮的聲線裹著山風與田埂的氣息,一舉撞進千萬人心裡;1979年,《漁唱》裡「潮來潮往,不知多少年」的吟唱,成了卡拉OK廳裡最常點的「鄉愁BGM」;1980年,《我們看雲去》裡「白雲在天空飄過,像一羣群的綿羊」的比喻,至今仍是華語樂壇最純粹的詩意註腳。
但鮮少有人知道,這位唱紅半個台灣的民歌手,白天是穿著制服的公務員。「我的人生很簡單,唸完書當兵,當完兵考公務員,就到現在,二十八、九年,跟唱歌一塊兒兩條路一起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