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針對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潰堤災情,對于全台超過萬人湧入災區救援的現象提出建議。他表示,若由他擔任救災指揮官,將不會允許「鏟子大軍」進入災區,主要考量是防疫及救災效率問題。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圖/中天新聞)
李鴻源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目前堰塞湖水量正逐漸減少,若無新颱風來襲,已無立即性風險。他認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協助災民恢復日常生活,但災區出現「雙頭馬車」現象令人憂心。他強調,前進指揮所指揮官應封鎖現場,禁止閒雜人等進入,並由工兵部隊進行專業救援工作。
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花蓮救災。(圖/報系資料照)
針對民眾援助意願,李鴻源表示,協助災民的方式有很多種,中央應呼籲非專業人士不要前往災區。他解釋,工兵部隊擁有專業機具,救災效率遠高于人力,且國軍具備完善的後勤補給系統。
play_circle_outline 季連成掛帥任花蓮救災總協調官 中校以上軍官進駐災區
國軍前往災區協助清淤。(圖/卓榮泰臉書)
李鴻源進一步說明,雖然民眾投入救災令人感動,但上萬人進入災區將衍生食宿及衛生問題。他特別提醒,救災人員若裝備不足,容易遭受感染,更可能將病菌帶出花蓮。他也指出,災區已出現傳染病癥狀,加上救災過程中的傷患,都需要醫療資源處理。
此外,李鴻源提到災後心理輔導的重要性。他預期災民返回現實面對損失時,可能出現情緒危機,這些都是災害發生初期就應該預先規劃因應的問題。
Measure
Measure
免費注冊印象筆記賬戶以保存文章,以后隨時在手機、平板或電腦上閱讀。
創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