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1101)于13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說明7月14日高雄小港電芯廠大火事件。公司初估損失約164億元,保險理賠上限30億元,預計對母公司財報造成約110億元影響。該事件將列入2025年上半年重大期後事項。
董事長張安平與總經理程耀輝帶頭自請每月減薪20%至年底,多位高階主管跟進,相關人員也將負責任追究。
受影響的三元能源廠為供應超跑、電動垂直起降機、航太與AI伺服器等高階電芯客戶,目前改由南科廠支援生產,並加速啟用第三條備援產線,已與國際客戶協商完成海外代工安排,穩定全球供應鏈。
台泥(1101)在13日晚間于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針對7月14日發生的高雄小港電芯廠火災事件,永續長葉毓君說明董事會決議,這次火災造成損失約164億元,保險最高理賠30億元,初估將對母公司財報造成約110億元的火災損失影響,董事長張安平與總經理程耀輝帶頭自請減薪20%。
台泥有約52萬名股東,13日暫停交易,12日股價收在24.75元。11日剛公布7月合併營收為135.36億元,年減6.19%。
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設在高雄小港區的鋰電池工廠在7月14日發生大火,該公司為國際一線大廠,包括超跑、空中垂直電動起降機、航太科技與AI伺服器資料中心BBU等高階電芯的供應鏈,目前已由南科廠支援出貨。
葉毓君表示,截至2025年6月,三元廠及南科廠已接獲客戶訂單至2026年,訂單量超過兩廠原產能一倍以上,為確保全球供應鏈穩定,已加速啟用南科廠第三條備用產線,8月初開始備援三元廠區部分產能,並與國際客戶及合作夥伴協商,初步完成海外供應鏈外包安排,由合作夥伴接手生產Molicel第一代高階三元鋰電池產品,部分客戶也願意提供非重復工程費用(NRE)及海外生產要素支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