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100年也造不出日本的發動機,這是曾經一個日本媒體說的,眾所周知,近現代以來,我國的科技曾經長期落后于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超乎你的想象。比如唐伯虎還在作詩的時候達芬奇手稿就已經誕生,清朝康熙年間,德國便已經實行義務教育。當法國工業大革命如火如荼之際,道光皇帝才剛剛繼位。當慈禧太后第一次坐汽車時,讓人想象不到的是,倫敦已經開通了捷運。
就拿我國的汽車工業來說,1956年7月13日,吉林省長春市第一汽車制造廠內,嶄新的總裝線裝配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解放牌汽車的問世,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而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則是1885年誕生于美國,而日本的第一輛汽車誕生于1907年,我們的汽車比日本晚了49年,比美國晚了71年,時至今日,日本汽車工業已經走過116年的歷史。在這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日本汽車產業越來越強大,雖說德系車、國產車等陸續崛起,但日本卻一直掌握著汽車產業的不少核心技術。尤其是發動機技術更是全球領先。
日本在發動機領域擁有深厚的底蘊和專利壁壘。可能有些朋友會說,現在每個國家的技術水平都不低,把他們的發動機拿過來拆開研究下,不就完了麼?事實是就算把發動機拆到報廢,還是無法還原本來的零部件組裝位置,甚至都不能拆出來完整的零件,也仿制不出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