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台東綠島監獄發生一起令人瞠目結舌的越獄事件。服刑中的王姓受刑人(74年次,王天佑),因販毒案入獄,在例行作業時疑似趁隙將管理員反鎖于門內後成功脫逃。然而,這起脫逃事件的[高·潮]來得令人意外——不到一天,這名受刑人因天氣寒冷、體力不支,竟然「自行爬回」綠島監獄,場面堪稱離奇,隨即被警方帶回確認身分。
6日下午2點40分,綠島監獄的例行作業突然演變成越獄突發事件。據監獄內部透露,王姓受刑人趁著例行作業的空檔,精心策劃並成功反鎖管理員于工作區域內,隨後快速逃離監獄。事件發生後,綠島監獄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向矯正署通報,同時聯合警方展開島內大規模搜索行動。
綠島本身地理位置特殊,是台灣周邊的離島之一,島內僅有一個港口和小型機場,交通運輸受限。因此,警方在接獲通知後,迅速封鎖全島港口和機場,防止脫逃犯企圖搭船或乘飛機潛逃離島。同時,警方派出大批警力在島內重要路口和偏僻地帶進行地毯式搜索。
這起越獄事件的進展出乎所有人意料,讓社會輿論既驚訝又啼笑皆非。據了解,王姓受刑人在越獄後並未能成功找到藏匿之地,加上寒潮來襲,綠島當地氣溫驟降至10度上下,夜晚更是寒風刺骨。缺乏食物的他迅速體力不支,再加上全島封鎖帶來的巨大壓力,最終選擇自行返回監獄。
消息指出,王天佑回到監獄時,已經極度虛弱,甚至是用「爬的」進入監獄。他被管理員發現後,迅速交由警方處理,警方隨即聯繫檢察官,準備釐清王天佑的脫逃細節與自首情節。
一名了解內情的警員表示:「他回來時已經完全沒有逃跑的力氣,天氣太冷,加上島上重兵佈署,他應該知道根本跑不掉。」另有消息稱,王姓受刑人過去在監獄中表現尚算良好,這次越獄似乎是突發起意,但逃出後才發現,現實遠比他想象中更加困難。
王姓受刑人因販毒罪服刑多年,原刑期尚未執行完畢,這次越獄事件勢必會為其刑期再添新賬。根據《刑法》第163條規定,受刑人脫逃將被處以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逃脫過程中涉及暴力行為,或造成管理員受傷,則刑責可能更重。警方目前正向檢察官請示是否將王天佑押回台東市進行偵辦。
此外,矯正署表示,王姓受刑人的脫逃行為已經對綠島監獄的安全管理造成負面影響,監獄將針對此次事件進行內部檢討,並加強管理措施,防范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綠島監獄這起越獄事件雖然結局「意外和諧」,但背後的監獄管理問題仍值得深思。矯正署表示,監獄環境中的安全漏洞將成為後續重點檢討事項,特別是在例行作業中的管理規范,是否存在可被利用的環節。
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社會大眾,冬季低溫不僅考驗人的生理極限,也給公共安全帶來不同層面的挑戰。
在未來的矯正管理中,如何提高應變能力、防范可能的突發事件,將成為綠島監獄及全台其他矯正機構的重要課題。
總之,王天佑的越獄事件雖然以一場「冷天自首」收尾,但這背後的漏洞與教訓,卻值得全社會關注並深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