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令人振奮,就在五一長假前,中國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航母動力測試、系泊試驗已經順利展開。去年6月中旬的時候,這艘航母正式下水,并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命名儀式,現如今,福建艦也已經進入了海試前的最后一道關卡,一旦福建艦成功完成海試,我國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
和前兩艘航母不一樣,電磁彈射的起飛方式,決定了福建艦可搭載重型艦載無人機、重型艦載戰斗機以及固定翼預警機等多種型號的艦載機。相比遼寧艦和山東艦,福建艦的噸位更大,滿載排水量超過了8萬多噸。這就意味著該艦是亞洲和東半球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噸位軍艦。不僅如此,它還是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首艘電磁航母,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這可是妥妥的黑科技,目前不管是電磁彈射還是電磁阻攔系統,全球就只有美國的福特級航母裝備使用。但是,別看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在電磁彈射器的應用上創造了世界第一,但直到今天都無法完全保證其可靠性。而我國的電磁彈射系統要比美國的更加先進,因為我們采用的是直流彈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要比交流彈射系統優越。
10年來,我們實現了航母從無到有、從改裝到國產、從滑躍到彈射的升級跨越,創造了令人矚目的「中國速度」,當然,我們中國海域遼闊,三艘航母是遠遠不夠的,未來我們還會建造更多更先進的航母。
當然,我國除了海里游的大國重器外,還有陸地上跑的汽車,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眾所周知,在傳統燃油車時代,發動機作為汽車重要部件,由于結構精密、工藝復雜,歷來被視為汽車行業最難攻克的難關,而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底子薄,缺乏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完全掌握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汽車質量與品牌價值遠不如國外品牌,但經過幾十年的埋頭苦干,刻苦鉆研,我國的汽車工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已經成功追趕上美西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工業水平。尤其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近十年迎來快速發展期,逐步成長為世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高地。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量突破300萬輛,超過德國的261萬輛,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乘用車出口國,而新能源汽車更是表現不俗,去年出口了新能源汽車67.9萬輛,同比增長120%,而且中國連續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的「星星之火」已經確定了「燎原」之勢。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讓中國汽車消費者樹立「國產自信」的一劑強心針。
近幾年來,車企也是不斷的推出多元化新能源產品,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大量供給。就拿近日上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飛凡F7來說,在4月的單周銷量就突破700輛,紅點大獎設計的延伸,不僅在外觀上展現了超百萬掀背轎跑的勢能之美,還搭載了強大的智能化體驗和極智舒享的飛凡巴赫座艙。這些特點都使得飛凡F7成為主流豪華轎車市場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飛凡巴赫座艙」突出一個人機工程學高端局,主打坐得爽,擁有人體工程學考量和用戶腰椎健康保護而自研的巴赫座椅,毫不夸張的說,每一個座位都是C位,在視覺層面,飛凡F7搭載了10.25英寸的液晶儀表、15.05英寸中控屏與12.3英寸副駕屏組成的43英寸三連大屏系統,后排還配備了一塊8英寸娛樂屏,進入車內即體現科技的沖擊感。而且搭配了擁有智能聲音的巴赫3D矢量音效技術。毫無疑問,飛凡F7的巴赫座艙,從大屏、座椅再到音響,讓每一個用戶得以從視覺、觸覺再到聽覺領略這款新車型的舒適型豪華。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些年來,無論是我們的航母和傳統的汽車行業,還是其它的行業領域,我們已經跨過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相信未來我們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