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別再拍啦!新吃法不用醃不用泡,輕鬆搖一搖,搖出泡菜味的小黃瓜
2022/09/02

黃瓜是大家喜愛的瓜類蔬菜,不論是生吃還是熟食味道既清新又爽脆,天氣漸漸熱了很多人喜歡把黃瓜直接拍碎做成拍黃瓜,簡單又便捷。但是老這麼吃黃瓜難免會覺得膩,今天就教給大家一個更快速涼拌黃瓜的方法,不費力口味還是清新的泡菜味道。黃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不僅降血糖還能抗腫瘤。

拌黃瓜太常見了,今天我們來吃一盤有泡菜味兒的黃瓜。但是不用醃,不用泡,短短幾分鐘就能搞定,還不用擔心健康問題。作為開胃解膩的小菜,這款速醃小黃瓜,可以說應該家家必備!

【所用料】:

小黃瓜4根400克、檸檬半個、乾辣椒5個、大蒜3粒、香油1湯匙、鹽適量。

【做法】:

1、準備好主材料,並先凈。 2、將黃瓜用花式切刀切成0.3至0.4公分的厚片

3、乾辣椒切絲,大蒜切末。 4、將黃瓜片入可以密封的大盒或者罐子,調入適量鹽,密封好後搖晃3分鐘。

5、開蓋,放入大蒜和乾辣椒,再密封好,搖晃1分鐘。 6、開蓋,往黃瓜裡擠入檸檬汁,調入香油,拌勻,即成。

製作要點:

1.小黃瓜切片時不要太薄,搖晃時易碎,太厚又不易入味。

2.黃瓜用花式切刀,一是接觸面更多,更易出水,二來也好看,實在沒有,就用普通刀切。

3.黃瓜加入適量鹽搖晃,才容易出水,後面吃起來特別脆,但不要太鹹,掩蓋了清甜味。

4.搖晃時採用的盒子或者罐子最好不要漏水,也可以用保鮮袋裝上,捏緊袋口,上下左右搖晃。

5.搖好後的黃瓜,加入檸檬汁,調勻後會立即變酸,就行成了泡菜的口感了。

因黃瓜先前用鹽搖晃入味了,加醋不好入味,檸檬的果酸恰恰彌補這個缺憾,而且清香,唯生素含量相當豐富。

怎麼樣?這種方法很簡單吧,只要搖幾下,輕鬆做出一盤泡菜黃瓜。其實黃瓜不僅味美,對人體還有許有益的功效

黃瓜的功效與作用

1、抗腫瘤

黃瓜中含有的葫蘆素C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達到抗腫瘤目的。此外,該物質還可治療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對原發性肝癌患者有延長生存期作用。

2、抗衰老

黃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黃瓜中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搗汁塗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功效。

3、防酒精中毒

黃瓜中所含的丙氨酸、精氨酸和穀胺醯胺對肝臟病人,特別是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

4、降血糖

黃瓜中所含的糖甙、果糖等不參與通常的糖代謝,故糖尿病人以黃瓜代澱粉類食物充饑,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

5、減肥強體

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製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此外,黃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強身健體。

6、健腦安神

黃瓜含有維生素B1,對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症。

羅志祥鬆口「 一對兒女關係」!「孩子媽媽身份曝光」哽咽喊:「希望孩子冠上我的姓氏」
2025/11/20
賓賓哥又出事!校園演講「大型翻車現場」 校長火速衝上台關直播、畫面曝光
2025/11/20
快訊/《麻辣教師》女星癌癥轉移,經紀人證實命危!希良梨病房照外流
2025/11/20
許紹雄追悼會,選了3張照片!成龍古天樂「不聽勸」半個娛樂圈送別
2025/11/19
快訊/37歲劉品言生了!曬出「寶寶超強神顏」網贊:基因太強大
2025/11/19
快訊/衝著漂亮來的吧!劉品言生了,曝老公連晨翔暖喊這句
2025/11/19
快訊 / 剛起飛就失聯!飛機確認「墜毀山區」機上「乘客狀況曝光」
2025/11/19
「Benz雄」許紹雄正式出殯,「歐陽震華、苗僑偉」悲傷扶靈,視帝感慨同劇情一樣先離世
2025/11/19
快訊 /統一集團收購台灣家樂福!證實了!
2025/11/19
快訊/15歲國三女「校園墜樓送醫不治」家屬崩潰「一看手機傻眼了」
2025/11/18
快訊/詐騙鞭刑民調震撼出爐!結果曝光
2025/11/18
閃兵案開庭!王大陸鞠躬道歉到崩潰,360萬真相他忍不住全說了
2025/11/18
快訊 /普發一萬後再加碼! 1縣市證實,明年「每人多發5千」
2025/11/18
快訊/台灣名醫文豪驚傳「台大醫院過世」享年76歲!死因曝光「疑1癌復發」奪命
2025/11/18
雨落香港!許紹雄追悼會藏3個淚點,成龍花圈太特別,眾星哀悼
2025/11/18
造價25億商場淪便當店?高市發聲:是台鐵招商不順
2025/11/18
驗屍報告還沒出來!謝侑芯遺體急火化+黃明志已返家,靈堂冷清畫面曝…
2025/11/18
快訊/大樂透6.91億一注獨得!超狂買法公開,花1400元抱走3大獎
2025/11/18
黃明志捲命案慘了!工作全丟「急發文找贊助商寫賀歲歌」喊話:若出事,退全款
2025/11/18
奮力抗病魔/甲狀腺引發罕見單眼斜視!高慧君連動3次手術恐失明
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