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這一天,全國的目光都會聚焦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題。
這一天,不僅是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的重要時刻,更是對那些黑心企業和作坊進行曝光的大日子。
去年的315晚會上,老壇酸菜、泰國香米、鴨血等產品紛紛被曝光,其中老壇酸菜因此一蹶不振,幾乎瀕臨倒閉。
那麼,今年的315晚會又有哪些企業被點名,哪些消費陷阱被揭露呢?
安徽阜陽食品加工黑幕,梅菜扣肉竟用淋巴槽頭肉,且充斥著肉眼可見的淋巴和腺體,記者走訪凍貨市場,當地居民稱:「早已見怪不怪」!
在阜陽的一些加工企業中,這種劣質肉被用來制作預制菜,而工人們在被詢問時竟輕描淡寫地表示:「反正我不吃。」
在深入了解后發現,這些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違規行為。工廠內污水橫流,衛生條件極差。
工人們在處理肉類時既不戴手套也不戴口罩,食品安全意識極其淡薄,冷凍食材隨意擺放,有的甚至失去了外包裝。
阜陽是加工預制菜的集中地,隨著黃金檔期的到來,梅菜扣肉成為了爆款,主播、飯店、超市,大批量采購,一年四季,全都是旺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