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基金會16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賴清德總統的聲望僅剩32.7%,創下歷史新低紀錄。民調也顯示,對于賴總統以「四項調整」回應民意,僅26%民眾認為有效,卻有高達58%持否定態度。對此,前立委郭正亮16就表示,賴清德目前最大的麻煩在于「誠信問題」。郭指出,若政治人物的話語逐漸失去信任基礎,將使其公開發言難以獲得支持或廣泛傳播。
台灣民意基金會16日公布最新民調,賴清德總統聲望僅剩32.7%,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在台灣,一個百分點約等于19.5萬人,25.1個百分點的意思是,當前不贊同賴總統執政表現的人已多過贊同的人近五百萬人左右。
對上任16個月的賴總統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空前的政治挫敗。
郭正亮16日于中天新聞節目《中天辣晚報》中分析指出,民調顯示賴清德正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他直言,賴清德似乎過于在意「被掌聲包圍」,演講時常停頓等待鼓掌,這種表現方式容易引發外界批評。
郭正亮也提到,日前淡江大橋合龍儀式出現「最親民總統」布條的插曲,雖然被迅速撤下,但紅底黃字的設計被外界認為帶有反諷意味,進一步加深對總統形象的負面觀感。他更直言,賴清德目前最大的危機在于「誠信問題」。郭正亮指出,若政治人物的話語逐漸失去信任基礎,將使其公開發言難以獲得支持或廣泛傳播。他認為,賴清德僅上任一年多就陷入這樣的信任危機,顯示其政治處境相當嚴峻。
在2026地方選舉逐步升溫之際,賴清德聲望下探與柯文哲交保獲釋的政治效應交織,未來台灣政壇的權力板塊恐將持續出現變化。
上述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5 年9 月8-10 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范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為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77 人,市話753 人,手機324 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9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