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公布,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資料圖片)
楊振寧于1922年出生,曾于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念本科、碩士,1945年獲公費獎學金赴美留學,就讀于芝加哥大學。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並開始與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合作。
1961年,美國普林斯頓,楊振寧與李政道。(VCG)
1956年,兩人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並因此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之一。不過,楊振寧與李政道亦因論文署名次序而生嫌隙,他們在獲獎後不合,獎後出現不合,在60年代決裂,從此不再合作。李政道于去年8月4日,在美國三藩市家中逝世,享年98歲。楊振寧當時亦無發表公開言論。
楊振寧攜48歲翁帆慶102歲壽辰。(影片截圖)
楊振寧最近一次被傳媒拍攝到的動向,是去年10月1日,他攜48歲妻子翁帆度過102歲生日。當時,楊振寧身拄著拐杖,在旁人攙扶下走出酒店大門,其妻翁帆也在後方照顧。
翁帆是楊振寧第二任妻子,兩人于2004年12月結婚,翁帆當年28歲,楊振寧為82歲,年齡差距有54年,引起社會熱議,被媒體形容為「爺孫戀」。
楊振寧與翁帆。(影片截圖)
楊振寧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與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奠定了後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是與麥克斯韋方程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礎物理理論之一。
他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並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他發現了一維量子多體問題的關鍵方程式「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統計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數學研究的新方向。他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多個領域取得的諸多成就,對這些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他是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獲頒國內外二十餘所知名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富蘭克林獎章、昂薩格獎、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求是終身成就獎等眾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