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日本最新科學觀測結果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專家警告這可能是大地震前的警訊。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最新評估指出,南海海槽巨大地震在未來30年內發生的機率已提升至六成到九成以上,情況令人憂心。
圖片來源:《TVBS》
Advertisements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透過最新技術,在南海海槽地震震源區進行深度觀測。科研人員在約2000公尺深的海底,架設了名為「DONET」的先進地震與海嘯即時監測系統,這套精密儀器能夠修正水壓計觀測誤差,大幅提升監測精準度。
觀測數據顯示,紀伊半島東南外海的熊野灘區域每年下陷幅度達1.5公分,更令人震驚的是,西南外海地區的下陷速度竟高達每年2.5公分。這種現象是由于菲律賓海板塊持續沉入歐亞板塊下方,造成交界處應力累積,使得陸側板塊被海側板塊牽引向下。雖然陸地區域的下陷現象過去就有紀錄,但這是首次在深海底部清楚觀測到相同狀況。
圖片來源:《NIPPON》
針對此次發現,JAMSTEC副主任研究員表示,這套即時監測系統將有助于及早發現震源區附近的地層變化。目前南海海槽地震相關海域都在進行全天候監測,未來也將持續擴大觀測范圍。根據國土地理院的衛星資料顯示,靜岡縣御前崎觀測點自1998年以來已累積下陷近20公分,顯示地層變動情況持續存在。
圖片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網友紛紛提醒:「地震無法預測,但平時一定要做好防震準備」、「建議大家準備好地震包,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傢俱要確實固定,避免地震時造成傷害」、「知道逃生路線很重要,全家要先演練」、「把握時間整理防災用品,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