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愛辦酒席的省份,為了阻止當地人辦酒席,相關部門煞費苦心
2023/05/05

辦酒席是我國傳承千年的民間習俗,而吃席隨禮早在明代初期就開始實行,那時還是朱元璋親自頒發的命令,要求吃席的親友必須隨禮,出身貧寒的朱元璋深知貧苦百姓生活不易,為辦一次酒席通常要東借西借,而且那時候吃席還沒有隨禮的講究,為了緩解尋常百姓家辦酒席的壓力,所以朱元璋一登基酒頒發了吃席隨禮的規定,這也讓辦酒席的人家減輕了很多費用。

因此從明代開始,吃酒席時就出現了隨禮的習俗,這個傳統也只延續至今,如今隨著每個地方經濟條件的不同,辦酒席的規格也不一樣,比如沿海江浙、福建和廣東一帶,辦酒席通常都是豪橫的美食,主人家還會給吃席的親友派發紅包,一頓酒席下來都是賠錢的,而在內地的省份,尤其雜農村地區,辦酒席收取的禮金足夠辦酒席的成本,每次還有盈余。

因為辦酒席不賠錢,所以也讓一些地方的人特別熱衷于辦酒席,除了紅白喜事要辦,甚至家里有點小事都要通知親友來吃席,這種現象愈演愈烈,也讓當地相關部門引起注意,為此不得不出台各種規定抑制隨意辦酒席之風,下面就來看看全國最愛辦酒席的省份,為了阻止當地人辦酒席,相關部門煞費苦心。

1、貴州

如果要問哪個省最愛辦酒席,非貴州莫屬,這里辦酒席簡直習以為常,當地人更是想盡辦法辦酒席,實在沒有理由辦酒席,最后家里蓋個廁所、下個豬仔、二婚、復婚、蓋房等等都會借口辦酒席,有些人家半年時間能舉辦七八次酒席,弄得很多人怨聲載道,一年光是隨禮就需要準備好幾萬元。

為此,當地相關部門也開始治理這種亂辦酒席之風,出台了相關規定,要求禁止復婚家庭和二婚家庭辦酒席,而且該省多地還提倡移風易俗,要求隨禮不能超過100元,辦酒席不能超過10桌,非直系親屬不能隨禮等規定,為了抑制當地的辦酒席風氣可謂是煞費苦心。

2、遼寧

在熱衷辦酒席上,能和貴州有一拼的非遼寧莫屬,特別在農村地區,各種隨禮應接不暇,每月最少都要參加兩三次酒席,一年下來最少都要隨幾萬元。而且當地農村都是流水席,菜品都是常見的酒席菜品,為了節省開支,辦酒席的人家都是自備食材,然后讓飯店代加工,或者在家里自己辦,找個掌勺的廚師即可。

按照每桌坐10個人為標準,每人隨禮200元,這桌就能純賺一千多,一次酒席最少幾十桌,整體下來能賺好幾萬,所以當地人才會熱衷于辦酒席,畢竟一年收入都沒有辦一次酒席多,所以大家也是想盡辦法找理由辦酒席,各種奇葩的由頭也就衍生出來,比如給小豬慶生這種酒席都能辦,所以這幾年當地部門也在倡導紅白喜事一切從簡的號召。

別看貴州和遼寧辦酒席次數多,而且菜品比較簡單,但是每次酒席上的喜酒都是不錯的,畢竟這兩地方都是盛產美酒的窩子,尤其在貴州,更是醬酒云集的地方。下面也來看看這兩個地方辦酒席愛喝的美酒。

1、國康1935

在貴州當地吃席,無論是城里的飯店,還是鄉下的農村酒席,都會看見這款國康1935,按照當地人的說法,這款酒有著茅台的風骨,價格上更加實惠,因為釀造于茅台鎮,此酒自帶茅香味道,酒體細膩,醬香醇厚,因為是純糧食優級醬酒,喝起來窖藏的酒香特別突出,口感協調,果香四溢,因此當地人還稱其為小茅台。

這款酒能被大家認可源于它的品質,當初范應華先生釀造此酒的時候就要求按照茅台的坤沙工藝,這也是茅台鎮醬酒最反鎖的釀酒技術,光時間就需要一年,所需的原料也是茅台所用的紅櫻子高粱,它富含高淀粉,同時糯性強,因此各大名酒都是用它做原料。

而一年的釀酒工期只是此酒的開始階段,后期還要用五年來窖藏,茅台也是五年窖藏時間,然后還要范先生來調酒,之所以提及范應華,因為他就是茅台退休的釀酒師,資歷在行業內最老,釀酒手藝更是公認的。

2、老龍口酒

在遼寧當地吃席,經常會喝到這款老龍口酒,此酒就是沈陽特產,釀酒歷史更是源自于清代初期,當年就是用老龍口井水所釀,因此得其名。當初沈陽的燒酒坊數量眾多,很多都是專門給清朝宮廷釀造御酒的,老龍口也是皇家御酒其中之一,這一點在當地縣志就有記載。

後來老龍口白酒一直暢銷本省,輝煌時期在東三省都是家喻戶曉,能夠經久不衰也是源于此酒的品質及實惠的價格,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更是對這款酒情有獨鐘,也是大家所喜愛的口糧酒之一。

除了貴州和遼寧,你還知道哪個地方愛辦酒席呢?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