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暉仁(左)與黃妍箏帶著兒子回診,與林志隆分享喜悅。(賴暉仁提供)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神經外科醫師林志隆,行醫超過30年,拯救無數生命。其中最讓他難忘的故事,是兩名在青春期時因嚴重交通事故送醫、昏迷指數僅剩3分的年輕人,經過他徹夜手術救回一命。16年後,這兩人竟走進婚姻殿堂,如今還帶著孩子回診,讓林志隆深刻體會到,醫療不只是技術展現,更是生命與愛的見證。
從鬼門關前被救回的奇蹟
39歲的職業軍人賴暉仁與37歲的黃妍箏,原本毫無交集。2021年,賴暉仁在雨天順便載了等公車的黃妍箏,兩人閒聊時才意外發現,他們在19歲與17歲時,各自因嚴重交通事故送到高醫,昏迷指數同樣只有3分,都是經林志隆開刀救回。
賴暉仁與黃妍箏在婚禮向主婚人林志隆(右)敬酒致謝。(賴暉仁提供)
林志隆回憶,兩人當時頭部重創,術後經過漫長復健,才逐漸恢復生活能力。雖然16年間兩人都持續回診追蹤,卻始終未在醫院相遇,直到那場偶然的載送才牽起緣分。半年後他們決定結婚,林志隆更親自為這對「病友夫妻」證婚。
「醫師可能當年是用紅線縫的」
賴暉仁與黃妍箏結婚時,林志隆(左)帶著妻子一同見證喜悅。(賴暉仁提供)
賴暉仁笑著說,自己談過好幾次戀愛都無疾而終,直到遇到黃妍箏,才驚訝地發現這個世界上竟有人與自己如此契合。他打趣地說:「林醫師幫我們開腦的時候,可能是用紅線縫合的。
」如今兩人不只攜手走過人生,更迎來新生命,他們帶著小寶寶回林志隆門診,共享感動時刻。
林志隆說,醫師不是神,但能見證奇蹟。看著兩個年輕人從傷痛走到婚姻,最後還抱著孩子回診,「那種感動是沒有辦法形容的。」
每年一張謝卡的少年
除了這段奇妙姻緣,林志隆行醫生涯中,還有另一段記憶深刻的故事。17年前,年僅10歲的阿文(化名)因腦膿瘍送醫,家中長輩一度不願手術,擔心「怎麼能讓金孫開腦?」但林志隆明白,這是唯一的生機,經反覆勸說,最後父母隱瞞阿公,讓手術得以進行。
阿文連續17年都在中秋節寫賀卡,謝謝林志隆救命之恩。左為11歲時的賀卡,右為今年的中秋賀卡。(吳慧芬攝)
手術非常成功,阿文沒有留下後遺癥。自那以後,每到中秋節,他都會寄一張謝卡給林志隆。從字跡歪斜到逐漸穩健,謝卡一路記錄著他的成長: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直到如今研究所畢業,準備報考公職。林志隆笑說:「這17年的中秋,我最期待的,不是月餅,也不是文旦,而是阿文的謝卡。」
醫師不是神 但能留下光亮
林志隆說,醫療的本質不只是開刀救命,更是給予希望與陪伴。即便無法挽回病人生命,也要盡心讓他們最後的時光不留遺憾。
林志隆說,醫師不是神,但能在人心深處留下光亮。
一個眼神、一句耐心解釋、一段陪伴,都能讓冰冷的病房多一份人情溫度。對他來說,這才是行醫30多年最珍貴的核心信念。
林志隆每年中秋節都會收到阿文的賀卡,他隔一陣子,就會拿出來觀看。(吳慧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