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一名婦人與年輕人因為優先席發生衝突。(圖/翻攝自Threads@queen7_910)
記者邱中岳、黃資真/台北報導
北捷日前一名婦人因要求讓優先席,與年輕人爆發衝突,甚至被踢飛,而婦人的身分也引起網路熱議。稍早警方證實,今(1日)上午10時許,該名73歲曾姓婦人在北市大同區一間超商內鬧事,已被趕抵現場的員警逮捕,與在北捷發生衝突的女子為同一人。
回顧衝突案件發生在9月29日下午,曾婦手持多包物品、雨傘,不顧一旁還有其他空位,執意要求坐在優先席上的年輕人讓座,過程中數度持袋子揮打對方,乘客容忍多次後暴怒,起身將老婦踹飛到對面位子上,影片曝光後引發討論。
對此,捷運警察隊表示,將調閱相關監視器確定進出票卡時間查明兩人身分,兩人因為在捷運上鬥毆,已違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7條「互相鬥毆者」,將通知兩人到案說明,最高可以開罰1.8萬元。
優先座的本意是溫暖,卻在揮舞的雨傘與飛踹的腳下淪為戰場。法律能裁定誰動了手,卻難以衡量誰先失了心。當七旬老人反復擾亂公共秩序,當年輕人在還擊時選擇以暴制暴,我們看到的不是個別人的對錯,而是整個社會情緒的裂痕。
或許,比「該不該讓座」更迫切的,是重建一份將心比心的自覺。優先座是彈性而非特權,禮讓是美德而非義務。若人人都執著自己那份「理所當然」,車廂里便只剩刀刃相見的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