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春天,石匠王三接了一單比較大的生意,給城西的一個暴發戶修葺祖墳,雖然修墳墓是個晦氣活,但王三還是很高興,因為雇主出手很大方,這單生意做完,一家人半年的吃喝就不用愁了。
王三帶領幾個徒弟大干了半個月,重刻墓碑,雕塑石人石馬,這些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把墓基重新加固。按照雇主的要求,他必須把墳墓周邊的雜草灌木清理干凈,方圓五丈之內都要先夯土砸實,然后再以青石板鋪滿整個墳墓周圍。
這天中午,徒弟們還在午休,王三睡醒以后獨自到墳地附近查看地勢,準備下午開挖一個排水的渠道。剛走到墳墓邊的樹林,突然從林子里走出一個白袍老者,那老者攔住王三先施了一禮才說道:「王師傅辛苦了,小老兒有事相求,可否借一步說話?」
王三覺得奇怪,見那老者面色和善不像壞人,就隨他一起走到了林子里,問他有什麼事。那老者又深施一禮,這才道出原委。
原來,這老者并非人類,而是修煉多年才化成人形的狐貍,王三正在替人重修的墳墓內有個洞穴,里面住著他狐族一家老小十余口,而且還有孕狐待產,此時不便搬家。這老者現身相求,是要王三在修墳的時候行個方便,不要夯死了狐貍出入的洞口,最好是悄悄給他們留下一個出路。說完,老者從懷內取出兩根金條遞給了王三。
王三看到金條,頓時喜出望外,剛要答應,忽然又轉念變了主意。因此說道:「我們受雇于人,本該忠人之事,這墳地留下暗道,豈不是壞了風水,雇主發現怪罪起來,我可是要賠錢的。既然你是得道的狐仙,何不多拿些金銀出來,我一定把事情做好!」
那老者聽他這樣說,臉上頓時有些不悅,沉思了半天才說:「年輕人,這兩根金條已經足夠你生活所需,要多了只怕會有災禍啊!」
王三聽他這樣講,更是堅信這老狐貍一定能拿出更多金銀,因此就很堅決地說:「不給也行,我只能按雇主要求去做了,地基夯實,石板鋪滿方圓五丈。」
那老者無奈,只好說:「好吧,我再想辦法給你弄來白銀一千兩,只希望你能做到兩點。第一,按照雇主要求修葺墳墓,不要把此事說出去,只悄悄的在石板下給狐族留出一個通道即可;第二,我所給的金銀不要急著使用,等過兩年再拿出來,免得惹出麻煩。」
王三聽完,高興得幾乎跳起來,連聲答應。
果然,那老者第二天就悄悄給他送到家里白銀千兩,全是五十兩一個的大銀錠。王三也算守信,收了金銀之后并未聲張,按時把祖墳替雇主修繕完畢,并且在石板下給狐貍預留了出口,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事情變化出現在半年以后,得了金銀的王三,再也不肯出去承攬差事,每天盤算著如何把這些金銀變為田產,自己也嘗嘗做東家的滋味。他越想越美,終于按捺不住,把老狐貍的話丟到了腦后。這一日,他帶上兩錠大銀來到了城里的銀莊,準備換成零散銀兩,以方便使用。
卻沒想到銀錠剛拿到銀莊不一會兒,就被銀莊的伙計報了官,原來那些銀錠竟然是半年前失竊的國庫官銀,官府早已知會各大銀莊票號,一旦發現有官銀線索,務必上報。
很快,差役在王三家中搜到了另外的銀錠,不多不少,與失竊的官銀數量正好吻合。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王三猝不及防,而且他的供詞聽起來又荒誕不經,官府便直接以盜竊官銀的罪名把他打入了死牢。
可憐王三,任憑他千般解釋,官府只當他是狡辯抵賴,最終被砍了頭。倒是雇他修墳的那個財主聽說此事后半信半疑,去自己家祖墳查看后,發現青石板下果然有一個暗洞。財主還因此在墳地悄悄蹲守了多日,卻連個狐貍的影子也沒看見。他哪里知道,那狐族一家早就在孕狐生產完畢后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