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8歲的顧姓老婆婆額頭長出一枚形似「犄角」的贅生物。(圖/翻攝自環球網資訊)
近日中國大陸上海崇明港沿鎮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接診了一位特殊病人,一名98歲的顧姓老婆婆因額頭長出一枚形似「犄角」的贅生物,長年深受困擾。她在住院期間因不堪其擾,竟自行拿起剪刀將其剪掉。隨後傷口迅速腫脹,差點引發大出血,情況一度十分危急。
根據當地媒體的報導,當時健康服務中心的值班醫師立即啟動緊急機制,並聯繫正在坐診的十院崇明分院普外科專家聶洪鵬趕到會診。經過快速評估並與家屬溝通後,醫生當即決定為老人進行手術處理。他精確切除殘餘組織,並完成精細縫合。
整台手術僅用不到一小時,便成功控制了出血並修復傷口。術後檢查顯示,傷口乾淨平整,沒有紅腫與滲出,恢復情況良好。
醫生也提醒,顧姓老婆婆年事已高,且伴隨多項基礎疾病,若當時處理不及時,極可能引發失血或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家屬對醫護團隊的及時救治深表感謝。
報導中指出,這種俗稱「長角」的情況,其實是一種名為「皮角」的皮膚病變。它由角質異常增生所致,常見于高齡老人,尤其是長期在烈日下曝曬的人群。皮角呈錐形或柱狀,表面粗糙堅硬,顏色多為淡黃或褐黑,大小不一,有時甚至如羊角般突出。雖多屬良性,但若反覆破損或受到外界摩擦,可能引發感染,甚至存在惡性變化的風險。
醫生再次提醒,身體若出現異常增生或腫物,切勿自行處理,應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檢查,避免因不當操作導致嚴重後果。
不只顧婦,浙江義烏一名83歲的毛姓老婦左太陽穴也長出黃豆大小的腫物,因為不痛不癢、生活未受影響,當時便不以為意。不料,毛婦今(2025)年上半年發現腫物卻快速生長,結果長成約7公分、類似「羊角」的堅硬突起物,由于已經影響睡眠,毛婦便在兒子的陪同下前往醫院就診。
皮膚科主任檢查後,初步判斷為「皮角」,進一步皮膚鏡檢查顯示為皮膚腫瘤,可能涉及鱗狀細胞癌等惡性病變。由于腫物位于臉部重要位置,因此醫療團隊替毛婦實施左顳部腫瘤切除術、左上臂全厚皮取皮術、植皮及局部皮瓣成形術」,所幸病理結果顯示為「鱗狀細胞異型增生」,切緣陰性,證實腫瘤已完整切除。
這些「犄角」被統稱為「皮角」,常見于老年族群,特別是經常在烈日底下曝曬的長者
。皮角是一種角質增生,小可像黃豆,大可像羊角一樣,這些皮角的表面粗糙、堅硬,呈淡黃、褐色或褐黑色,通常長在臉部、頭皮、前臂和手背等經常會被陽光照射的部位。
一般情況下,長皮角並無感覺,不過即使皮角屬于良性皮膚病變,但醫師仍建議患者一定要及早前往醫就診,切勿擅自隨意清除,因為一旦傷口反覆破損、長期受到外界摩擦或刺激,可能會感染化膿,甚至會有惡性變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