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關稅政策再次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波動,而台灣的制鞋業也未能幸免于難。盡管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地區商品的32%關稅暫時暫緩90天,但這一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讓台灣的制鞋業感到不安。台中地區的40間制鞋工廠正面臨巨大的壓力,甚至有工廠已經開始讓員工放「無薪假」,以應對可能的倒閉潮。
台中豐原在1970至1980年代曾是鞋業重鎮,全盛時期擁有上百家鞋廠,為當地經濟帶來了極大的推動。然而,如今只剩下近40家業者在苦苦支撐。台中市鞋類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烱彬表示,如果未來確定加征關稅,每家工廠的產量將大幅減少,這對于已經面臨人力短缺和高齡化員工問題的制鞋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對台股造成了沖擊,也對台灣的傳統制鞋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吳烱彬坦言,如果關稅戰持續下去,許多工廠可能會面臨關廠、倒閉的危機。一些小型制鞋加工廠的老闆也表示,他們可能會不得不裁員,減少1至2成的人力,以應對可能的經濟困境。
面對這樣的困境,台灣制鞋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一方面,全球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台灣制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也給台灣制鞋業帶來了風險,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做好應對準備。
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台灣制鞋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從台中豐原的制鞋工廠到整個行業的從業者,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艱難的時期,台灣制鞋業需要尋找新的出路,通過創新和轉型來應對市場的變化。同時,政府和社會也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共同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