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現年16歲的小鴻,國一時相依為命的阿嬤過世後,媽媽放棄養他,住附近的姑姑偶爾照看,父親則從未擔起扶養責任還常把他的生活費領光。(圖/受訪者提供)
「阿嬤去世了,爸爸沒回來,媽媽也沒打算照顧我…」16歲的小鴻(化名)輕輕說出這句話,讓人心疼且催淚。5歲前被帶回中國南京由外祖父母照顧,後來返台與阿嬤相依為命,媽媽只在過年匆匆露面。國一那年,阿嬤離世,家中只剩他一人,還好有姑姑和慈善機構的愛心,讓他能好好長大。儘管命運多舛,但小鴻非常堅強,他立志成為有能力的人,將來要回饋社會幫助像他一樣的孩子,把愛傳下去。
目前就讀高職餐飲管理科二年級小鴻(化名),正努力朝著廚師之路邁進,其實他從小就對烹飪非常有興趣,國三時,在學校的推薦下,參加新竹東泰高中技藝班廚藝組競賽,還勇奪個人組第4名,大大提升了小鴻的自信!但談及小鴻的成長背景,真的是艱辛備嘗,任何人聽了都會非常心疼。
▲只是個高中生,但說起話來卻明顯早熟懂事,讓人聽了格外心疼不捨。(圖/受訪者提供)
小鴻的爸爸是來自新竹縣竹東鎮的客家人,媽媽則是中國南京人,出生後媽媽把他帶回南京,就外公外婆照顧,回憶自己的童年,小鴻說:「那時自己年紀很小,只記得冬天會下雪。外公、外婆年紀大了,不太能陪我,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我自己一個人玩。」直到5歲時,媽媽才把小鴻又帶回台灣與阿嬤一起生活,只是阿嬤只會說客家話,讓當時的小鴻一度難以適應,他說:「阿嬤對我很好,但剛回回來時,我聽不懂客家話,大約一年多的時間,我都不知道怎麼和人溝通。」
那爸爸呢?小鴻淡淡地說,那時候自己年紀還小,只記得有天家裡突然有個陌生男子突然走進來,那是他第一次見到父親,但沒多久,這個「爸爸」又消失了,後來從大人們的對話中,才知道爸爸因販毒和竊盜常常被抓去關。
小鴻補充說:「所以父親這個角色或我對他的印象真的非常模糊,他對我的生活似乎就是個陌生人,毫無影響。」
回台後的生活,小鴻可以說都是與阿嬤相依為命,雖然媽媽也回台,但長時間都在外,只有過年時匆匆回來一下,帶他逛街買些文具。小鴻說,自己其實曾經很渴望和媽媽一起生活,但這個願望始終都無法實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