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下午因溢流,導致馬太鞍溪橋遭大水沖斷,光復鄉多處地區嚴重淹水。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4人不幸罹難、34人受傷,另有124人失聯。消息曝光後,有網友質疑,既然早就預測堰塞湖可能潰堤,為何不事先以爆破方式疏導,或是將湖水抽乾。對此,內行人出面解答了。
此次災情是受到樺加沙颱風影響所致,豪雨造成堰塞湖水位急遽上升,並發生溢流情況,不僅光復鄉市區被洪水覆蓋,花東地區部分道路也傳出坍塌。據了解,省道台9線鹿鳴橋路段南端發生土石流,泥流覆蓋整座橋面,導致車輛無法通行。
隨著消息傳出,不少網友質疑,既然早已預測堰塞湖有潰堤風險,為何不提前炸掉,或是直接將湖水抽乾。對此,有內行人出面解釋,指出:「炸了下面的住宅一樣淹水,而且更嚴重,因為現在溢流,不是直接全部往下衝,炸了就是完全沒有攔住了,一座水庫的水全往下灌。
炸了堰塞湖保證淹水到二樓以上,而且災情更嚴重。」
另外,也有網友從水量角度分析,馬太鞍溪堰塞湖儲水量高達9100萬噸,即便假設能在兩個月內排出三分之一,也需要在60天內排出3000萬噸,相當于每天50萬噸。該網友並以標準泳池作為比喻,指出一座泳池約2500噸,等于每天要排掉200座泳池的水量,「還沒考慮怎麼施工,水排去哪...」。
在網路上眾說紛紜之際,一名成功脫困的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表示,在昨日脫困後便隨即投入花蓮特搜隊的搜救行動,「現在早上0630終于可以休息了,等休息一下0900我們繼續努力救人。」同時,他也曬出一張救難人員累癱在地休息的照片,引發大批網友心疼與致謝,紛紛表示:「惜地而睡都是勇士活菩薩,第一時間衝赴災區,感恩有你們」、「辛苦了,希望你們也要保重,一定可以救出更多鄉親的,願大家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