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8月7日正式啟動最新對等關稅政策,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採「疊加」計算方式,也就是說,原本我國輸美工具機產品適用稅率為MFN稅率4.7%,再疊加20%對等關稅後,即為24.7%。而原本零關稅的部分農漁產品,新關稅直接提升至20%,紡織品、塑橡膠、腳踏車的稅率也都是「20+N(原稅率)」。
▲美國實施最新對等關稅政策,對我國傳產衝擊強大。(示意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于7月31日簽署的最新行政命令,台灣等多數國家對美出口商品,將適用「原有最惠國(MFN)待遇關稅稅率」再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20%,等同于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相關產品,實際稅率將是原本MFN稅率加上20%的對等關稅。
經濟部表示,例如我國輸美工具機產品原適用稅率MFN稅率是4.7%,再疊加20%對等關稅後,即為24.7%,這與4月5日實施的10%對等關稅稅率算法是一致的。
然而,疊加關稅的消息公布後,立刻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此事對農漁產品、傳統產業的衝擊強大,例如原本零關稅的胡蝶蘭、鬼頭刀,新關稅將提升至20%,紡織品原稅率10%至20%、塑橡膠3%至6%、腳踏車5.5%到11%,新關稅也要往上疊加上去。
科技產品部分,雖然川普宣布半導體關稅為100%,但如果承諾或已在美設廠,則可豁免,由于台積電已在美投資,業界認為可望豁免利多。不過,也有經濟學者警告,半導體關稅可能會再度引發晶片短缺,也可能對仰賴晶片出口的台灣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