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個釣魚佬,有一次在黃河附近晃,待桿子有了動靜拽上來時,明顯感覺下面的東西不輕。
起初以為釣上來的是鯉魚,漸漸看到水中的模樣又以為釣到了黃河高原鰍,等到把魚拽出水面,釣魚佬這才發現這魚不同一般。
只見它粗長的身軀沒有鱗片,倒是布滿了斑斑點點的淺藍色的圓點。再看頭部,尖長的嘴像匕首,但更像長嘴鎬頭,湊近看一嘴白森森的牙齒,尤其上顎的一排,竟然像獠牙一樣向外翻出來。而且它力氣賊大,剛拉出水就奮力扭動著身子撲打。
事后問過懂魚的,才知道這是一條狗魚。釣友圈內都感到疑惑,這種性情兇殘的狗魚,生活在更高維度的淡水流域,怎麼可能會出現在黃河的支流?
無獨有偶,常州的一位垂釣者,年初有一次也釣上來類似的一條狗魚,只不過它的顏色偏黑,以前這位釣友也從來沒見過狗魚。如此看來,狗魚都跑到更南邊的長江流域去了。
地球上的每種魚,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區域,短時間內魚類通常不會自然遷徙到別的區域,不過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和流通頻繁,某種魚出現在它「家」以外的地方,也不算太奇怪。
山東不少地區有狗魚養殖場,因此釣友們猜測黃河流域出現的狗魚,應該就是從哪家養殖場里跑出來的。
除此之外,近年來也有魚蟲愛好者將狗魚當寵物來養。一旦不想養了或者其他因素,也可能會讓狗魚出現在遠離家鄉的水域里。
所以,黃河和長江流域出現的狗魚,要麼是跑掉的,要麼就是被人為放走的。總之,狗魚不會從自家來到這兩片區域,因為狗魚的老家不但離黃河長江很遠,而且各水系間沒有交匯的可能。
狗魚的名字簡單粗暴,身體斑點偏白的叫白斑狗魚,如果顏色偏暗就是黑斑狗魚。而且這兩種狗魚在自然界只是親戚不是家人——它們各自的家相隔了幾千公里。
白斑狗魚的家在我國西北,而且只分布在額爾齊斯河流域,該河向北最終流進了遙遠的北冰洋,單從水系來看,狗魚連進入黃河的通道都沒有。
至于黑斑狗魚,它的家在東北,廣闊的黑龍江流域就是它自由自在的天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