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日前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大面積村落被厚重淤泥覆蓋,災情慘重,不少民眾主動請假投入救援志工。一位老闆就在 Threads 分享,凌晨突然收到員工訊息,詢問:「老闆,我能不能請假去花蓮幫忙當志工?」讓他看完笑了,眼眶也微微泛紅。這名員工原本只想請三天假前往花蓮支援,老闆卻一口答應,還霸氣加碼「多給一天假」,直接批準有薪假共四天,並承諾車票、伙食、住宿、用具全由公司負責。他感性表示,自己雖然到不了現場,但員工願意站在第一線,讓他覺得身為老闆真的很驕傲。聊天紀錄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直呼「你是什麼神仙老闆!」、「超級無敵天使老闆」、「你是在志工身後的幕後推手」,還有人羨慕說「還有缺員工嗎?」、「老闆,你能去跟我老闆說嗎?」也有網友分享自身經歷,表示在超商輪班時請假去救災卻被主管刁難,甚至威脅未來排班會受影響,不禁感嘆「只會加速離職念頭」。
但更多人被這段對話暖哭:「能被老闆支持真的會很感動!」、「上樑正下樑不歪」、「愛心就是老闆和員工互相扶持,才有美麗的台灣。」不少人看完都說眼眶泛紅,直讚「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力量」。
【企業良心的最高實踐:當老闆成為救災志工最強後盾的溫暖啟示】
花蓮光復鄉的淤泥尚未完全清除,但一場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溫暖革命正悄然展開。當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泥流淹沒家園,全台各地湧現的不只是「鏟子超人」志工隊,更出現了令人動容的勞資關係新典范。
▋ 凌晨請假訊息的深層意義
那封在深夜傳到老闆手機的訊息:「老闆,我能不能請假去花蓮幫忙當志工?」背後蘊含的是一個年輕靈魂對土地最純粹的牽掛。而老闆的回應更是超越傳統勞資框架——不僅爽快批準三天假,更主動加碼成有薪假,連同車票、食宿、工具全數由公司買單。這簡單的對話紀錄,折射出台灣企業文化中日益成熟的「社會共榮思維」。
▋ 從個案看台灣企業文化的轉變
對比過往救災經驗中,時有所聞員工請假遭刁難的案例(如貼文中超商員工的遭遇),這位老闆的作法開啟了嶄新的對話:
→ 企業支援系統:將員工的社會參與視為企業責任的延伸
→ 價值認同:認同救災行動與工作表現同等重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