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才講了王安石。講到王安石,就一定要講司馬光。
對,就是那個「司馬光砸光」的司馬光。對,就是「司馬光砸光」而不是「司馬光砸缸」。
因為后面我會說,司馬光就是「砸光」。
為什麼講王安石必講司馬光?
因為這兩個人,共同牽涉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樁懸案:究竟是誰導致北宋滅亡的?
有人說,是王安石。因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變法改革,造成許多弊端,引起擾民、損民的后果,更造就了蔡京等一批政治投機分子,為北宋的滅亡埋下禍根。
例如,明代楊慎就在《鉛丹錄》中說,王安石是「古往今來第一小人」,他的變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
有人說,是司馬光。
因為司馬光上台后,徹底廢除了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的王安石新法,完全毀棄了改革成果,也造就了一批新的政治投機分子,直接導致北宋的滅亡。
例如,一代大儒王夫之就憤怒地說:「北宋滅亡,始于司馬光。」
北宋滅亡導致生靈涂炭,人民生產財產遭遇重大損失,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人道悲劇之一。
那麼,究竟誰該背這個鍋呢?
1.史上最強的兩個道德完人
生活中的王安石和司馬光,其實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惺惺相惜,經常在一起暢談。
他們兩個的共同點,比他們與任何其他人相比的都多。
他們都是少年神童,很小的時候就博覽群書,聰明異于常人。司馬光7歲就能背誦《左氏春秋》,王安石16歲就得到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贊賞。
他們都是年少得志。王安石21歲就以優異成績考取進士(實質上的第一名),司馬光比王安石大兩歲,20歲也已經金榜題名。
此后,他們都憑借著杰出的才華和優秀的政績,成為大宋官場上最耀眼的明星,可以并稱雙壁。
更重要的是,兩人的生活作風,也出奇的相似,都是北宋乃至整個中國封建官場上的另類。
他們都不好女色。王安石一生不肯納妾。司馬光也再三拒絕夫人給他納的妾,盡管他的夫人終身不孕。
他們都生活簡樸。王安石吃菜只吃自己身邊的。司馬光夫人去世的時候,作為堂堂朝廷重臣,居然要靠賣掉家中僅有的20頃地,才能辦好葬禮。
他們都看淡官職。王安石頻頻拒絕升遷,一再辭職。司馬光也經常向朝廷請求退位,甘愿在一些清閑的崗位上長期工作。
他們都重視誠信。王安石說到做到,直來直去。司馬光更是以誠信最為著稱,據說他小時候把婢女給水果剝的皮說成是自己剝的,遭到父親的責罵,從那以后一生再也不說謊。奴仆賣馬的時候隱瞞了馬的病情,他就責備奴仆這會嚴重損害自己的誠信,得不償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