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半世紀前台灣就有電動車!大學研發的「清華一號」,開啟台灣電動車時代的傳奇
2024/12/26

1971年,因應全球能源危機與環境汙染問題,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徐賢修推動電動車研發,邀請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工作的毛高文回國擔任工學院院長,領導此項計畫。

1973年9月1日,清華大學完成了首輛電動車的試車。

1974年10月15日,命名為「清華一號」的電動車正式亮相。

該車以鉛酸電池作為動力來源,最高時速達60公里,續航力約100公里,車重1,555公斤。

當日從新竹出發,沿縱貫線北上,歷經約2小時,成功抵達臺北市區,揭開了台灣電動車發展的序幕。

在「清華一號」成功後,清華大學繼續研發「清華二號」,目標提升至時速90公里、續航力160公里,並採用玻璃纖維車身,將車重減至900公斤。

1977年10月8日,第一批11輛國產電動車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前舉行交車典禮,由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持。

其中,3輛「清華三號」交付交通部電信總局,6輛「清華四號」交給郵政總局,用于郵電作業。

清華大學的電動車技術引起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注意,雙方簽訂合作條款,由台灣提供動力及控制系統,通用汽車公司提供底盤與車身技術。

此外,南非汽車電池製造商也表示合作意願,期望在南非生產電動車。

為推動電動車產業化,1978年12月31日,電動車推動發展委員會決議由清華大學專司研究發展,唐榮公司負責生產作業。

1980年4月,唐榮公司成立電動車工廠籌建處,延聘清華大學專家主持,從事制度建立、人才培養及工作規劃。

然而,當時的電動車在實際運行中面臨多項挑戰,包括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電池易老化、載重量有限等問題。

使用單位報告還指出,曾發生電瓶爆炸起火、剎車不良、機械及控制系統故障等情況。

這些技術限制使得電動車的商業化生產面臨困難。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台灣在1970年代的電動車研發為後續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車體輕量化、控制系統穩定性以及電池技術等方面,對台灣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一家人」時隔24年「的三張合照,驚天變化讓人淚目網:這就是「生二胎的意義」
2025/02/14
她分享自己「高中與大學」照片對比,從「青澀到成熟」變化太大:老同學看了都眼紅
2025/02/09
台灣老照片|70年代的寶島往事,當年還是國民黨的天下
2024/12/29
台灣往事珍稀老照片揭秘!回顧那個充滿回憶的年代,令人唏噓不已
2024/12/28
時隔32年母女兩人「同一時間地點」再合照,媽媽已白髮蒼蒼,女兒卻復製了「媽媽當年的美貌」網讚:母女皆氣質美人
2024/12/27
1930年的上海,老外帶著攝像機,拍下了這些罕見圖片
2024/12/25
開業51年的高雄華王大飯店,為何會宣佈停業?出生地就已經其命運
2024/12/25
60年代的台灣,老照片記錄中年人的貧窮童年
2024/12/25
1971年的台北街頭,熱鬧繁華,隨處可見商業廣告
2024/12/25
老照片:1959年土改后的台灣農村,辛勤勞作的農民
2024/12/25
1987年的台灣老照片:街頭很是繁華,蔣經國發布新命令
2024/12/24
70年代,台北街頭車況如何?出租車很多,客運飽滿,很是繁忙
2024/12/24
80年代台灣老照片:人流密集的台北車站、對滿機車的街邊的停車場,讓人無比懷念
2024/12/24
心酸!男子曬「過去VS現在」容貌對比圖,驚人變化嚇壞網友:原來這就是青春的樣子
2024/12/12
從童年玩伴到終身伴侶:網友曬出父母結婚70年感人對比,引無數人羨慕落淚
2024/12/12
40歲男星「無預警宣布結婚」婚紗照曝光!坦言「剛交往就同居」:結婚是唯一的路
2025/09/15
于朦朧事件新線索!生前照片「臉上有淤青」照片背景音「他一直在反抗」王鶴棣也被扒出了
2025/09/15
快訊/三立高層兒龔益霆首度現身!偵訊結束移送北檢
2025/09/15
《不熙娣》入圍金鐘!派翠克秒傳訊給小S「曝她私下真實反應」
2025/09/15
她是台灣第一名媛,14歲倒追60億富豪,42歲把老公熬成爺爺,如今「現狀」驚呆所有人!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