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即將進入夏季,又到了經常會有颱風襲台的時節,回顧去年一共有4個威力強勁的颱風登陸台灣,造成許多災情,為了使地方能更快做出防災應變決策,氣象署今年起將新增1項預報,供各縣市政府判斷是否實施停班停課。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NASA
根據媒體《TVBS》、《今日新聞》的報導,中央氣象署在今年確定將提供「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等更精細的數據,讓各縣市政府能夠以此作為依據,判斷是否執行全縣市停班課,或部分區域停班課。
圖片來源 / 翻攝自中央氣象署,下同
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表示,短時間的大量降雨常有「范圍小、威力強」等特性,但目前台灣現有的雨量站,平均間隔7至8公里設置一個,局部地區難以量測,因此將增設雷達儀,透過每2分鐘、每250公尺的監測,來補足雨量站的不足,並將所蒐集到的數據,放入AI模型和超級電腦訓練,提升未來對「短延時強降雨」的預報能力。
另外,氣象署也將強化地震即時警報效能,預警時效將由10秒縮短至7秒,地震預警盲區從35公里縮小至25公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