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洲和非洲,有一種奇怪的蛇。當遇到危險時,它會猛烈地搖晃自己的尾巴,并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響尾蛇。那麼響尾蛇的尾巴到底有什麼東西,可以讓它發出這樣的聲響呢?
響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是脊椎動物,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一種管牙類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后的殘存物,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鐘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
響尾蛇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毒蛇,長度約為1.5~2米,通常是黃綠色。在它的背上會有一些呈菱形的灰褐色斑塊。
幼年時,響尾蛇的尾巴只有一個響環。但是,隨著一次次的脫皮,尾巴響環的數量會越來越多。之前,曾有人切開了響尾蛇的尾巴,想看看里面到底有啥,結果卻發現,里面其實空空如也,只有兩個環狀空泡。光靠這兩個空泡,響尾蛇是怎麼發出聲響的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