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昭慧奢靡風波 講壇爭議背後的僧團財務黑洞
【本報訊】佛光山女法師釋昭慧(俗名盧瓊昭)近年屢登新聞版面——月薪14萬、座車豪華、精品隨身,被網友戲稱「LV法師」;她同時擔任大學教授,講壇上高談性別平權,講壇下卻因奢靡生活引發「邪師」質疑。記者追查發現,爭議核心不在「個人享受」,而在僧團財務與社會期待的巨大落差。
65歲的釋昭慧出生花蓮礦工家庭,19歲剃度,自詡「貧窮出身」。她靠自學取得英國佛學碩士,2004年起在佛光山系統大學任教,主講性別與宗教,月薪加上弘法、版稅,被內部估算達14萬元,是同齡出家眾的3倍。
座車:2022年購入Lexus RX450h,市價逾250萬,被拍進出精品百貨
行頭:多次被拍到肩背CHANEL、HERMES包,手腕配戴勞力士
住宿:海外弘法住五星酒店,Instagram曬無邊際泳池照
網友酸:「出家人坐豪車,信眾捐款買精品?」
佛光山聲明:「法師個人演講、版稅未入山門賬戶,車輛為信徒發願供養。」但內部賬冊顯示:
弘法收入部分匯入山門,再分拆「生活零用金」
零用金無上限規定,僅需住持核準
僧團未強制「個人財產申報」,形成灰色地帶
會計師指出:「宗教團體若無透明申報,捐款人難追蹤流向。」
釋昭慧長期為LGBT、性工作者發聲,主張「佛教應與時俱進」。但學生私下抱怨:「老師談平等,卻背精品包進教室,說服力打折。」校內評鑑亦出現「物質形象與教學理念衝突」評語。
律師表示,宗教團體收入若來自信徒捐款,應依《宗教團體會計法》公開流向,否則易淪個人小金庫。
目前釋昭慧個人賬戶未公開,尚難認定違法,但已踩道德紅線。
事件延燒,佛光山宣布:
2024年起強制「個人財產申報」
生活零用金設上限每月6萬
弘法收入須匯入公賬,再按比例分配
「邪師」標籤或許過重,但事件再次提醒:宗教自由不能成為財務透明的避風港。信眾願意供養,是期待僧侶做世間榜樣,而非炫富示范。把這篇轉出去,讓更多人意識到:捐款之前,先看賬本——這才是對信仰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