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生高架橋已經通車超過40年,近期卻有網友發現,高架橋疑似有不小的裂痕,趕緊通報市府。台北市新工處回應,這不是裂痕而是橋梁「伸縮縫」,也強調市府從2021年起就有設置監測系統,數據長期呈現穩定,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通車超過40年的新生高架橋,是銜接台北市士林區到中正區的重要道路,不過有網友拍下影片,指出新生北路3段高架橋有裂痕,而且還不小,呼籲搭車或開車民眾多小心。台北市府新工處緊急澄清,這是「橋梁伸縮縫」。
北市工務局新工處科長羅馨宜回應,「我們從2021年起就設有監測系統,來持續24小時即時地記錄橋梁的受力與變形的狀況,依照監測的結果,監測的數據長期都是呈現穩定的狀態,並沒有發現異常變化,也顯示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台北市新工處表示,民眾拍攝的畫面是屬于新生高架跨基隆河段,橋梁上部結構是用懸臂工法施作,主跨的中間段則是2個懸臂端以鉸接的方式做銜接,同時設置橋梁的伸縮縫,這是當時興建橋梁常見的設計。
至于網友拍到的伸縮縫旁有看似裂痕,台北市府澄清,是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不是混凝土結構裂縫。
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認為,「因為新生高架橋是比較早期的規范做的,應該要持續去做檢測。最有效的方式除了是檢測計算以外,其實可以裝類似人體血壓監測的自然振動頻率裝在橋上,來看說這個橋的自然振動頻率,有沒有衰減變軟的狀況。」
台北市府強調,針對新生高架橋可能有一些裂紋情況,目前都已經在施工修繕中,預計年底前會改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