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布袋新塭、義竹東後寮滯洪池的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破損。
嘉義縣多處滯洪池因颱風重創,受損光電板與浮具堆置問題延宕未決,環境部長彭啓明16日南下視察時,竟當場目睹業者違規在現地破碎浮板,痛斥處理態度消極,限令業者須于8月19日前完成改善,否則每個案場將再重罰300萬元。
彭啓明當天出席「環境部災後復原南部辦公室」揭牌後,隨即前往義竹新莊與鹿草荷苞嶼滯洪池了解廢棄光電板清理狀況。他指出,兩處案場均由泰國業者元昱太陽光電經營,卻因清運進度緩慢,且擅自將光電板與浮具在農地就地破碎,已累計遭開罰600萬元。由于碎粒恐釋出塑膠微粒,造成農地污染,環境部認定此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將持續開罰。
▲環境部長彭啓明。(圖/記者屠惠剛攝)
嘉義縣環保局補充,部分受損光電板和浮具堆置于滯洪池邊坡,貯存地點未保持整潔,也缺乏防滲措施,已連續遭處分。義竹鄉長黃政傑更直言,業者就地破碎的作法「母湯」,擔憂微粒飄散,呼籲應送往專業處理場處理,避免二度污染。
環境管理署科長林書泓透露,業者先前曾詢問是否能在現地清洗、破碎,但基于過去「紅水案」引發民眾疑慮,環境部早已明確禁止此作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