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日益高漲,台灣旅宿業即將迎來一次重大轉變。根據環境部2023年7月發布的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觀光旅館、一般旅館、民宿及其他住宿業者將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如牙刷、牙膏、梳子、刮鬍刀等。
同時小于180毫升的液態盥洗及保養品也須改用大瓶壁掛式的替代方案。違反規定者,將面臨最高6000元的罰款。此外,環境部亦鼓勵減少塑膠瓶裝水的使用,提倡玻璃瓶裝水或設置飲水機的做法。此政策旨在推動資源永續利用,預估每年可減少2300公噸塑膠使用量,並減少約3000公噸的碳排放。
(示意圖)
過去,台灣旅宿業廣泛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及小包裝旅宿用具,雖然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但同時也製造了大量廢棄物。據環境部統計,一年內全台約有4.6億件小瓶裝旅宿用品被使用並丟棄,重量達2100公噸,等同于排放2500公噸的碳。透過「以大代小」和「鼓勵自備」的方式,政府希望能從源頭減少浪費。
環境部指出,這次政策轉向不僅能減少塑膠污染,也能減輕焚化廠與掩埋場的負擔。許多國家如日本、韓國與歐盟部分國家早已實施類似規范,台灣的這項政策將與國際環保趨勢接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