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a在中國一直是瀕危物種,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第170章,香港的緬甸蟒蛇是受保護動物,而緬甸蟒蛇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過是我國保護的物種。近年來,美國佛羅里達州被洪水淹沒,在被大量獵殺后,仍有大量緬甸蟒霸占著美國的生態系統。緬甸蟒為何在美國肆意繁殖?緬甸蟒蛇在美國就沒有天敵嗎?這一切都始于1980年代。
美國緬甸蟒
緬甸蟒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繁衍的?
緬甸蟒又稱緬甸巖蟒,又名南蛇、雙帶蟒。
世界上最長的緬甸蟒蛇是9.75米,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蛇野生動物園飼養的一條緬甸蟒蛇體重183公斤和8.2米在2005年成為世界上最重的圈養蛇。
緬甸蟒一般體型較大,平均體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蛇皮上的黑色紋路是首選,也為野外的緬甸蟒蛇提供了保護色。從80年代和90年代至今,美國佛羅里達州一直飽受緬甸蟒的侵害。其泛濫的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緬甸蟒本地分布及入侵分布圖
美國人把蟒蛇當成「寵物」
緬甸蟒因為蛇皮上的花紋很吸引人,幼年的緬甸蟒體型也不算大所以,它已成為美國人進口的寵物之一。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在不知道緬甸蟒是否會長成巨蟒,不知道緬甸蟒是否會長成巨蟒,不知道它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性的情況下,大量購買緬甸蟒作為寵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