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由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窮奢極欲,造成當時的社會昏暗無比,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慈禧太后作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對外雖號稱垂簾聽政,但在她眼中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兩代帝王皆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間。
可以說她將整個清朝都變成了她的私人舞臺,任由其揮霍掏空。而我們從當時流傳下來的老照片,也能發現民眾表情麻木無神,尤其是皇宮內的女性更是「醜陋不堪」。
譬如光緒皇帝的妃嬪,隆裕皇后模樣姿色都很一般,史書記載瘦骨嶙峋還有點駝背;瑾妃雖和珍妃同為姊妹,但兩人相貌卻相差甚遠,宮中多稱其為胖娘娘。
至于慈禧太后本人相貌,我們更是可以通過留下的宮廷照片一探究竟。但要說晚清美人,大家一般都會想起珍妃和婉容,其實,在慈禧身邊真有一位美麗的女官,她的精通舞蹈,後嫁給一少將,晚年氣質依舊迷人。
此人就是慈禧御前女官裕容齡,裕容齡出生于晚清貴族,系滿族正白旗漢軍旗人。
裕容齡的人生充滿傳奇,她用最美好的時光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中國近現代舞蹈史上第一個學習歐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國人,也是唯一一個曾親自向現代舞蹈家鼻祖伊莎朵拉·鄧肯學習過舞蹈的中國人。
裕容齡作為晚清舞蹈家,13歲時就被巴黎觀眾譽為東方的「胡蝶舞後」,其主要代表作有《玫瑰與胡蝶》、《扇子舞》、《希臘舞》和《清宮瑣記》等,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出生在封建王朝的富家小姐,裕容齡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主要歸功于她開明的父親,父親裕庚曾是晚清的外交官。1895年其父裕庚(一品官員)出任駐日本公使,年僅6歲的裕容齡與家人一起隨同父親寓住日本。
由于裕容齡從小熱愛舞蹈,駐日期間她除了學習必修的功課外,還被父母送進當地有名的舞蹈培訓機構——紅葉館學習日本舞。後來因為父親外交官身份,裕容齡還結識了日本大禮官長崎,並向他學習外交禮節和音樂、古典舞、美術插花。
在日本,裕容齡向知名老師學習各種舞蹈,其實已經奠定她的舞蹈基礎,但是這些僅僅是她履歷的一部分而已。後來,她的父親裕庚因為政績優秀,又被調任為法國公使,此時已經11歲的裕容齡又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環境。
這次,法國巴黎的生活之旅要比日本更加豐富多彩。在巴黎期間,對舞蹈有著極高的天賦和熱情的裕容齡遇到現代舞創始人伊莎朵拉·鄧肯,她的舞蹈才華得到鄧肯的讚賞,並在鄧肯創編的古代希臘神話舞劇中扮演角色。
鄧肯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的進步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她,後來裕容齡還向法國國立歌劇院的著名教授沙那夫尼學習芭蕾舞。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