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蟬聯43年台灣十大死因首位,不少人聽到自己罹患癌癥,常擔憂自己命不久矣,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癌癥與絕癥不能劃上等號,台中市梧棲童綜合醫院也引進最新抗癌神器「銳視刀」,幫助一名57歲左臉頰到肩頸處罹患350立方公分腫瘤的患者,一個半月內體積縮小7分之4,總院長童敏哲也說明,目前已有2百人使用銳視刀,獲得優質的癌癥治療。
據童敏哲表示,許多癌癥只要能夠早期發現、積極治療,以及配合醫囑應用新型療法,不僅大幅提升存活率,甚至有機會根治痊癒,8月初童綜合醫院也舉辦除癌新革命記者會,說明醫院引進新設備「銳視刀」(Halcyon Guidance_Hypersight)),能精準治療與監測,聚焦輻射劑量于病灶,童敏哲解釋,以前癌癥治療程序多是先開刀、再化療、後放療,現在
有了銳視刀精準治療,就可以先透過放療縮小腫瘤體積,為病患降低後續各種治療的難度。
而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分享,有名57歲的患者2024年5月確診口腔癌第一期,經手術清除癌細胞並恢復良好,但今年5月患者左臉頰到肩頸處,突然長出約350立方公分的腫瘤,因腫瘤面積太大,手術風險高,于是先採銳視刀適應性放射治療,一個半月進行了35次,期間每天都會利用新世代影像導航技術掃描,確認治療位置和腫瘤大小,最後腫瘤體積也縮減到200立方公分左右,再安排進行化療與手術,提高完整清除腫瘤的成功率。
此外,葉啟源說明,過去在癌癥治療前,要判斷治療位置是以傳統影像導航的設備取得定位,會消耗較多的時間而且不清晰,「銳視刀」有高品質影像導航加速器,短短六秒內擷取錐形束電腦斷層影像,並具有直接在影像上計算劑量的能力, 幫助醫師監測腫瘤大小或位置改變,有更多訊息做出正確判斷。
同時葉啟源強調,最佳的放射治療技術必須能將適切的放射劑量,精準的分布于照射位置上,促使腫瘤受到最大殺傷力,並且不影響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器官,現階段「銳視刀」已有2百名患者獲得優質的癌癥治療服務,未來癌癥治療著重精準與個人化,希望透過這項技術,提高更多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