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國民黨支持者在台北參加反對大罷免的集會。路透社
台灣26日大罷免大失敗,一些西方媒體以「台灣罷免親中立委失敗」下標,但也有媒體使用相對中性的「台灣反對派擊敗大罷免,維持立院多數」這類敘述。其中,《紐約時報》引述專家說法,認為總統賴清德需要反省一下,因為從投票結果來看,賴清德和民進黨「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
大罷免針對24名藍白營立委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被否決,所有罷免案的不同意票均多于反對票,其中7名立委和高虹安得到的不同意罷免票甚至超越他們上次選舉的當選票。本文整理外媒標題及引述專家分析、選民回饋如下:
《紐約時報》標題:台灣大罷免失敗,總統受挫
Taiwan Recall Campaign Fizzles, in a Setback to Its President
《紐時》引述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的評論,「這個結果對于罷免行動方是一個大衝擊,他們先前一直認為很多藍營選民不會出來投票」,而對于賴清德,「我認為他需要自省(self-reflection)一下他自己和這個黨的形象,他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何況是藍營選民的票」。
《紐時》採訪的一名退休吳姓教授(Lori Wu)表示,她先前曾投票(非此次大罷免)反對罷免她投票區的立委,而她認為「這次大罷免簡直是侮辱選民,這種無差別大罷免就好像在說,在你看來,根本所有人都不適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